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新龍江 新故事?農田『大管家』
2024-02-28 08:14:5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2月28日訊 2000年7月,19歲的劉鶴從佳木斯農校畢業成為一名農業技術員,從此她與農民和土地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她已經成長為鶴崗市農業農村局農業綜合服務中心主任、高級農藝師。24年來,雖然工作職務有了變化,但她仍然沒有離開農業生產第一線。她領銜創辦的『劉鶴勞模創新工作室』已經成為農民朋友的『娘家』、農田的『管家』。

  立春村有1.1萬畝耕地,其中水田9600畝,周長艷是村裡的種糧大戶,去年又獲得了大豐收,種了500畝水稻,打了60多萬斤糧。

  2023年農歷臘月二十八,立春村農民周長艷家已經洋溢著過年的氣氛。炕桌上擺滿了花生、瓜子、糖果、水果,爐子上的開水壺呼呼冒著熱氣。

  『提前拜早年啦!』一進門,劉鶴便大聲說道。一屋子人呼啦一下站起來,相互打著招呼,看樣子他們跟劉鶴都很熟識。

  『水稻賣了嗎?』

  『賣了賣了。』

  『一斤賣多少錢啊?』

  『一塊三毛六。』

  『賣上價了!』

  ……

  一番寒暄後,大家伙圍坐在一起,劉鶴給鄉親們做今年的氣候趨勢預報和分析。

  『這幾年水稻惡苗病有的地塊挺重,用啥藥好使呢?』周長艷問。

  『防治惡苗病就是要做好種子消毒,目前來看,氰烯菌酯和咪鮮胺類的浸種藥劑對惡苗病已經產生抗藥性,應更換使用含有甲霜靈成分的種子包衣劑進行拌種後再浸種,這樣雙保險。』劉鶴答。

  有農戶問:『水田啥時上水最恰當?』

  『在水稻插完秧後就上水,往年5月13日或者5月15日前後都會有一次霜凍天氣,不上水崗地就容易出現凍害。』劉鶴說。

  『另外,在防治水稻稻飛虱病上,一定要在蟲害達到防治指標時用藥,不能用限制性農藥,對青蛙和泥鰍等水田生物殺傷力太大。』

  『可不是嘛,打了這種藥青蛙和泥鰍都沒了。』鄉親們深有同感。

  一上午時間,劉鶴與農戶交流的話題越來越寬泛,從水稻品種選用說到農藥化肥的施用,從秸稈禁燒說到綜合利用,從眼前備春耕說到來年種植結構調整。

  記者在一旁看著、聽著,感受著現場溫馨的氣氛和農民豐收的喜悅。鄉親們你一言我一語,農家小屋裡格外溫暖,歡聲笑語溢出屋外,隨風飄散。

  植保和農業技術推廣是劉鶴的老本行,每年的春耕生產和夏鋤等農業生產關鍵時期,都是劉鶴最繁忙的時段。為方便農民來電諮詢,她的手機24小時處在『響鈴』狀態。

  『我跟他們關系都不外,他們也不管我方不方便,早上四五點鍾和半夜十來點鍾給我打電話是常事,人家信任咱,咱不能辜負了人家的信任。』

  劉鶴說話時笑瞇瞇的眼神流露出的是滿滿的幸福感、成就感。

  近年來,劉鶴與時俱進,充分利用起手機短視頻平臺推送農業生產技術建議和病蟲害防治技術指導,簡便直觀,易於接受,深受農民朋友的歡迎。『我們的工作除了為市轄區55萬畝耕地的高產穩產提供技術服務,還負責全市農作物重大病蟲害防治、防災減災工作任務。』

  24年來,劉鶴始終工作在農業技術推廣、農業植保工作一線,先後被評為鶴崗市特等勞動模范,黑龍江省勞動模范。

  為了弘揚劉鶴勞模精神,2021年,劉鶴所在單位成立了『劉鶴勞模創新工作室』,後被市總工會授予『市級勞模創新工作室』,運行三年來,工作室每年推廣農業技術15項以上,推廣面積達到1200萬畝次以上,累計培訓農民2000餘人次,通過給農民朋友送技術,提昇了農民技術水平,促進了農業增產增收。

  如今,劉鶴和她的工作室已經成為農民朋友離不開的『娘家人』和『大管家』。(來源:黑龍江日報)

責任編輯:王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