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向總書記匯報 請總書記放心|建好新家園,我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2024-03-04 07:50:37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張雙寅 韓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3月4日訊 2023年8月2日至4日,尚志市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強降雨,螞蟻河、大泥河等主要河流發生超五十年一遇洪水,全市17個鄉鎮161個村、23個社區受災。

  牽掛著受災群眾,2023年9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尚志市老街基鄉龍王廟村,看望並慰問受災群眾。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要確保受災群眾安全溫暖過冬,加快推進災後重建,最大程度減少農業因災損失,齊心協力建設美好家園。

  『總書記來到尚志,為災後恢復重建和高質量發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徑。總書記殷殷囑托,「不僅要實現災後恢復,還要讓生活環境、生活水平有新變化、新提昇」「事關群眾生產生活的大小事情考慮得更細致、更周全一些,不留一絲紕漏」。我們必須擼起袖子加油乾,建好新家園,讓受災群眾日子越過越紅火,向總書記交上一份合格答卷。』尚志市委書記劉海濤說。

  早春三月,大地回暖。記者走進尚志受災地區采訪時看到,災害雖然嚴重,卻擋不住冰雪消融、萬物日新;真切感受到,尚志在災後重建中萬眾一心、砥礪奮進。

  新建房裡過『暖冬』安心開啟新生活

  3月1日,尚志市老街基鄉龍王廟村,道路兩旁嶄新的柵欄內,家家戶戶庭院整潔乾淨。陽光明媚,炊煙裊裊,春節掛的紅燈籠隨風搖曳,一派寧靜祥和。

  村子最西頭,一幢白牆藍瓦的新房格外引人注目。這裡是村民趙志山、劉喜華夫婦家。『今年春節,兒女兩家都從外地回來了,我們一家十口在新房裡過了第一個團圓年。』暖意融融的新房裡,趙志山難掩笑意。

  在龍王廟村土生土長的趙志山,去年8月第一次親歷罕見洪水。『大水一下子進了村,30多年的老房子瞬間損毀,什麼都沒留下。』趙志山感慨地說,沒想到僅僅過了一個多月,國慶節前就住進了新建房,心裡一下就踏實了。

  趙志山家房屋正在重建時,總書記來到龍王廟村,叮囑當地負責同志和施工人員要保證受災群眾入冬前能入住。趙志山的新房16天建完、20天入住,厚重保暖的牆體,點火做飯就能同時燒熱地暖、火炕的采暖方式,隆冬時節燒上一會兒就能達到20多攝氏度的室溫,令他十分欣喜,禁不住逢人就說。

  守望著群眾的安危冷暖,尚志市把修繕重建作為最迫切的工作任務。去年早於供暖日10天,完成新建房屋159戶、維修加固3710戶、購買存量房安置371戶,讓受災群眾安然度過災後第一個『暖冬』。

  龍王廟村第一書記劉力嘉告訴記者,全村倒塌房屋8棟,嚴重損壞房屋6棟,一般損壞房屋154棟。與尚志市受災村屯采取同樣方式,逐戶明確恢復重建方式、時限和補貼政策,實現了基礎數據和鑒定評議結果、改造方式、施工計劃『一表清』,快速順利完成了災損房屋修繕重建。

  90多歲的村民孫秀英老人家,火炕燒得熱熱的,室內空氣都暖烘烘的。孫秀英告訴記者,老房子徹底塌了,在黨和政府幫助下,入冬前搬進了新房子,自己啥心都沒操,沒花一分錢。『今年開春,政府還要把屋子裡的牆重新粉刷一遍。房間會更亮堂,心裡就更敞亮了!』孫秀英說。

  災害發生後,尚志市抽調800餘名市直部門及鎮村乾部,組建163支防洪救災工作隊進駐村屯、社區,幫助受災群眾盡快恢復生產生活。

  村民楊春貴的新家寬敞明亮。如果不查看房屋外牆被洪水浸泡過的『標記線』,很難想象這是災後積滿污泥、間牆開裂、『過水』近半米的老房子。

  楊春貴說:『總書記來到龍王廟村,詢問我們災後生產生活情況,我心裡特別溫暖。』

  在黨和政府的幫助下,楊春貴的房子翻修一新。新鋪了地熱,新貼了地磚,新打了衣櫃,新換了門窗。綠植花卉枝葉繁茂,陽光照射進來,生機盎然。

  認真開展災後重建『回頭看』,尚志市住建部門聯合鄉村乾部,多次進村挨戶走訪,查看上凍後維修房屋牆體是否牢固。這讓楊春貴一家心裡更暖了。

  這個冬天無冬閑 齊心奔向好日子

  『災後這個冬天,由村裡牽頭,成立了尚志市龍新水稻種植專業合作社,「龍王廟」商標也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成功注冊。我們要打造龍王廟村水稻以及特色農產品的區域公用品牌,讓特色產品成為「拳頭產品」,帶動農民增收。』劉力嘉對記者說,受災村民住得安穩踏實了,就想把日子過得更好。

  去年洪水過後,尚志市糧食作物受災面積達41.5萬畝。市裡第一時間成立多支農技小組,引導群眾進行玉米、大豆『一噴多促』,噴施水稻生長調節劑、殺蟲殺菌劑、葉面肥,力爭『以豐補歉』。堅持『先應急、後提高』保秋收,搶通受損農田道路橋涵等設施,農田及村屯內水毀2933條道路、231座橋涵全部修復,為秋收和2024年春耕打開通道。全市去年糧食產量達28.6億斤,超額完成27億斤豐產目標。

  劉力嘉告訴記者,龍王廟村共有耕地17600畝,受災10348畝。為了快速恢復農田基礎設施,村裡僱來大型挖掘機、鏟車等修復田間道路20餘公裡,確保顆粒歸倉。入冬前,村裡組織農戶提前修整一棟棟育秧大棚,扣好棚膜、鋪平育苗土,確保今年開春搶春種,順利進行春耕生產。

  龍王廟村緊鄰五常市,大泥河、小泥河兩條河流在村北側交匯,天然河水灌溉的水稻品質優良。新年伊始,尚志市提出,當好糧食安全『壓艙石』,加大高標准農田項目建設,堅持產業興農、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做好『四個農業』大文章。這讓龍王廟村村民車麗新有了新想法。通過參加培訓,她學會了做水果酵素用於水稻肥料噴灑,去年試用後,稻米口感好,售價比普通稻米高出一大截。聽說村裡注冊了『龍王廟』商標,車麗新的心氣兒更足了。

  這幾天,劉力嘉正忙著調研,謀劃把龍王廟村代代相傳的攤煎餅手藝人組織起來,給大家加工的大煎餅掛上『龍王廟』商標,叫響這一特色農產品。

  『利用冬閑時間謀劃致富新路,龍王廟村有關產業振興、高標准農田建設、村容村貌改善等,有了更精細、更具突破性的規劃。』龍王廟村黨支部書記郭洪友說,村裡建稻米加工廠的規劃正在審批中,他們不等不靠,要用自己的雙手開創未來,推進鄉村全面振興。

  一批災後重建項目『開春即開工』

  重建是一場重生,更是一次超越。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尚志市著眼長遠、科學規劃,把恢復重建與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提昇防災減災能力緊密結合起來,搶抓中央財政增發1萬億國債機遇,下好項目謀劃『先手棋』,再接再厲抓好災後重建。

  2023年末,尚志市謀劃申報項目211個。目前,已推送至國家發改委145個,總投資176億元。獲批第三批增發國債項目28個,獲得國債資金24.77億元。

  今年,投資8.8億元的交通水毀修復重建工程項目、投資8億元的水毀村屯內基礎設施修復項目、投資1.15億元的葦河鎮通屯道路硬化項目、投資0.85億元的市政排水管線螞蟻河以及烏珠河水毀重建工程項目等,將按時間節點完成建設計劃,助力高質量災後重建,為群眾守好生命線。

  瞄准『開春即開工』,今年2月末至3月初,水庫水毀修復工程項目、衝河與螞蟻河2023年度水毀修復工程項目、路基路面水毀修復工程和農村公路水毀修復工程等一批重要基礎設施項目,完成了前期審批及財政預算審批,進入施工招標階段,3月下旬開工建設。春風裡,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景將漸次鋪陳。

  尚志市水務局郭強介紹,尚志市因災受損小型水庫27座,河流堤防、護岸受損25公裡,攔河壩受損35座,灌區工程受損47處。今年將重點推進9個國債投資項目,3月底前全部開工。

  『目前,包括路面水毀修復、等外農村公路水毀修復和橋梁水毀重建等工程項目在內的全長2521.7米的災後重建工程項目,可研報告、施工圖已經批復,即將進入招標程序,4月初全部開工,10月30日前將全部完成並交付使用。』尚志市交通局副局長梁熹旻告訴記者。

  記者了解到,加快基礎設施重建,尚志市今年將實施6條國省乾線公路和54座農村公路水毀橋梁、332.4公裡水毀農村公路修復工程,將實施珠河橋、螞蟻河帶狀公園等市政基礎設施水毀修復工程,完善城鄉基礎設施功能,提昇城鄉品質。

  推動災後重建與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統籌銜接,今年初,尚志市、老街基鄉、龍王廟村三級高質量推進災後重建『三規劃』『三方案』『三清單』出爐並落地實施。其中,配套制定了『一點、一線、多點連線』的重點建設規劃。

  按照規劃,尚志市將以龍王廟村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建設為『點』,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優質水稻產業鏈,講好『龍王廟故事』,發展『農業+旅游業+N』產業,打造集特色農業、品牌稻米加工業、旅游服務業為一體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示范村;以尚志南站—龍王廟村鐵通公路沿線為『線』,以農旅融合產業為基底,建設環境優、鄉風美、產業強的和美鄉村示范帶;以冰雪經濟+『農文旅』特色融合產業示范帶進行『多點連線』,重點建設以『冰雪+特色風情+自然風光+紅色文化+農業旅游』為依托的融合產業帶。

  罕見風雨,不只是驚心動魄的過往,更將成為奮進躍昇的起點。讓我們和尚志市2023年洪災的親歷者一起,翻過昨天,見證明天。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