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6日訊 (謝文艷 楊志明 記者 許諾)3月4日,走進大慶石化機械廠換熱器管束制造區,記者看到綠色的人行區和作業區界線清晰、涇渭分明。地軌與自動搬運車緊密協作,將穿插管束、平頭、管頭焊接、脹接4道工序連成一線,構成了生產線的傳動系統。

『我們劃分各類裝備制造作業區。目前,換熱器管束制造流水線已實現專業化、標准化,達到國內先進制造水平。』大慶石化機械廠容器制造車間黨支部書記袁定偉說,『以往,管束制造普遍采用孤島式布局,現場各工序處於地攤狀態,造成半成品堆積,生產組織難度較大。如今,我們采用步進式、單件流、節拍化的生產方式,實現了連續化、准時化生產,整體產能提高了30%。』
近年來,大慶石化機械廠加強精益管理,著力推進用地集約化,打造綠色工廠。機械廠完善『112』信息化管理體系,在『精益生產管理系統+終端機+二維碼移動端』構成的1個精益生產管理平臺,融入1個材料采購管理流程,再加上2個產品數據庫,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精益生產管理平臺包括產品設計、物流倉儲、工藝標准化管理、作業計劃管理、生產過程管控等11個模塊,結合布設在生產現場的終端機及二維碼移動端,可實現產品追溯和無紙化辦公。目前,機械廠的生產准備時間由5天縮短至1.5天,現場物料周轉率提昇了1倍,庫存降低了10%。
大慶石化機械廠引進全自動激光切割機,通過數字化控制,實現高精度加工、少人化生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產品質量。以加工直徑為1米的折全流板為例,生產效率較以往提高了4倍,原材料節省近30%,生產成本降低了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