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4日訊 一邊,涂有特殊標記的寒地測試車隊浩蕩穿城而過駛進林海雪原;另一邊,滑雪場或是城區澆築的冰場上,游客坐爬犁、滑冰車,追覓北極光,體驗極致冰雪快樂……這就是大興安嶺冬季特有的景象。
寒冷是大自然賜予的天然禮物。日前,在最北的漠河極寒測試園,來自隆基、晶科、正泰、通威、中建材等30多家國際國內知名企業的光伏、電器電子、車衣車膜、新材料等產品進行戶外實證測試。
『冷經濟』發展緊鑼密鼓,折射出大興安嶺地區加快構建生態主導型產業體系的喜人景象。
大興安嶺在探索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中補短板,使生態主導型產業體系發展由『慢跑』變『快跑』,呈現出高質量發展態勢。
築牢發展基礎
大興安嶺地區在加快邊境地區通信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電網架構創新發展新能源產業、建設數據中心以及發展寒地測試產業方面下足了功夫。
編制《風電及光伏項目建設規劃》,總容量約5000兆瓦;謀劃推進了200萬千瓦風光儲多能一體化能源基地、500千伏新型電網、呼瑪縣100兆瓦風電項目、塔河縣200兆瓦風電項目、加格達奇區150兆瓦風電項目等多個項目,推動完成了新能源項目微觀選址、能源基地設計、新建項目開工建設。
加快推進能源基地和在建項目建設的同時,大興安嶺還重點推動500千伏輸變電項目建設,解決電網架構安全和電力外送通道問題。
補齊產業短板
立足維護『兩大安全』以及保障民生、服務旅游等產業發展需要,著眼加快推動通信基礎設施補短板目標,采取超前規劃儲備項目、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等措施,攻堅克難實施了一系列通信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2019年以來,大興安嶺累計新增建成4G、5G基站1200餘個,實現了城鎮、鄉村人口聚集區4G、5G全覆蓋,特別是G331、G111國道通信信號平均覆蓋率提昇了30個百分點,接近90%;解決了沿江沿邊道路、村屯通信信號從無到有的問題。力爭利用3年至5年時間,解決1300餘公裡重點道路無信號問題,不斷提昇邊境地區通信基礎設施水平,助力更好維護『兩大安全』以及保障民生、服務旅游等產業發展。
強化自身優勢
地處極寒地區的大興安嶺,冷資源成為『天然練兵場』。寒地測試考察、合作洽談、項目簽約、寒地論壇等活動一年四季都沒停過,每到冬季,塔河試驗站、繡峰塔哈爾河寒地試驗場、漠河市紅河谷汽車寒地測試場就會雲集國內外知名汽車廠商,開展新車上市前的各類性能測試工作。
2022~2023寒地測試季,實現綜合收入8000餘萬元,同比增長27%。2023年6月,大興安嶺與長春汽車檢驗檢測中心、中鐵四局一公司三方舉行《寒地測試基地項目合作框架協議》簽約儀式。目前,漠河市、加格達奇區、新林三地汽車寒地測試場建設項目正有序推進。
未來,大興安嶺寒地測試發展思路明確:將漠河市打造成汽車寒地測試基地,將加格達奇區建設成寒地測試中心。
打通數據壁壘
為改變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相對滯後的不利局面,未來兩年內,大興安嶺將規劃做好數字產業園數據中心二期、三期建設工作,以此打通各部門、各縣區之間存在的『數據孤島』『數據壁壘』,對各類數據的收集、加工、儲存、利用做到統一管理,形成統一監管平臺。
在世界5G大會上,大興安嶺與北京丹嘉寶實業有限責任公司就『大興安嶺地區數字經濟產業園項目』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目前,數字經濟產業園的辦公場所已經完成,並在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大興安嶺分公司建設了大數據中心一期項目。第一期投資建設20組機櫃,可承載3000核CPU、7400G內存、360T存儲的移動雲服務器資源需求,總投資2785.5萬元。未來兩年,將建設大數據中心二期、三期項目。
優化政策引領
在優化政策引領方面,制定了相應的支持政策和激勵措施,出臺了《大興安嶺地區支持數字經濟加快發展若乾政策措施(試行)實施細則》等,從資金補貼、稅收優惠、科研項目等方面,支持大數據存儲中心和超算中心建設。
創造條件、搭建平臺,促進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隨著塔河縣200兆瓦風電項目開工、呼瑪首臺風機進行吊裝、G331通信補盲項目加快推進、極寒測試園在漠河運營、牧業加工倉儲物流產業園、中藥材組培育苗基地相繼簽約……這些生態主導型產業項目為大興安嶺經濟發展蓄積了巨大的潛力。(來源:黑龍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