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18日訊 首批掛地的6個產業項目成功拍出、10餘個續建項目已經復工、14個新建項目正為4月初開工建設作准備……初春時節,乍暖還寒,哈爾濱新區江北一體發展區項目復工復產拉滿『進度條』,以直線上揚之勢『踏春』提速。
春日艷陽照耀,高高聳立的塔吊穩穩擺動著巨臂,以藍天為幕畫下優美的擺動弧;鏟車轟鳴,不知疲倦地運走一車車殘土,為下一道工序清理出整潔場地。3月15日,記者走進哈爾濱市工大衛星研發試驗總部基地項目(一期)施工現場,真切感受到項目復工復產的強勁律動。
哈爾濱工大衛星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然介紹,該項目總投資兩億元,一期工程主要包括廠房和動力中心兩棟單體建築,建成後可同時支持導航、通信、遙感等多類型衛星整星全流程並行試驗能力。項目於2023年9月20日奠基,截至目前已完成動力中心封頂,廠房主體結構完成50%。
『項目於近日復工,主要在作混凝土澆築前的准備工作。』王然說,3月20日左右開始混凝土澆築,屆時將進場更多的建築工人,並進入兩班倒模式,以便搶抓冰城大項目建設『黃金施工期』,確保項目於今年9月20日竣工投用。
一邊是加速衝刺項目建設施工,另一邊則是緊鑼密鼓保障項目投產。
在哈爾濱北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細胞產業基地CDMO實驗室內,質量保證主管汪志遠正在進行設備的連接和檢測。只見他坐在電腦前登錄全細胞的制造系統,通過聯網操縱離心機、分液系統、矩陣式培養箱,隨後又走到機械臂前,拿起遙控器,操控機械臂輕輕搖動,以搖勻細胞工廠裡的細胞,從而進行更好地培養。
『目前我們正加快細胞制劑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的研發和設備調試,同期進行乾細胞研發,並把乾細胞研發與生產線進行結合,爭取在4月底前進行第一批細胞工藝試制,進行合格檢測。』公司技術項目經理楊焱培介紹,該公司承擔的細胞制劑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開發和推廣應用項目是國家級產業化項目,去年6月獲批以來,該公司投資一億多元在深哈產業園建設哈爾濱市綜合細胞庫和哈爾濱市區域細胞制備中心,並於今年2月投入運營。
細胞制劑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包括細胞制劑智能制造平臺、細胞制劑生產過程大數據采集存儲及雲計算分析平臺和細胞制劑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推廣應用此生產線可以為相關研發企業和科研機構實現在普通生化實驗室環境下的生物藥(細胞制劑)的先進智造。
『我們爭取在2026年前以哈爾濱市綜合細胞庫+區域細胞制備中心為平臺,以細胞制劑數字化智能化生產線為基礎,以大數據平臺為紐帶,形成以哈爾濱新區為中心,覆蓋東北城市群的省級區域生物樣本儲存和CDMO(合同研發生產機構)先進示范,最終實現為東北經濟區域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產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橕。』楊焱培說,項目建設完成後,將極大促進哈爾濱市甚至東北地區生物制藥,特別是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產業的快速發展,也將促進相關單位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無論是在工程車轟鳴的建設工地,還是在科技感十足的生物實驗室,都充滿與時間賽跑、在新賽道趕超的澎湃激情。
『自去年9月開始,我們提前啟動2024年重點項目謀劃儲備工作,開展項目「謀劃儲備服務之冬」百日攻堅行動,形成了從上至下抓產業項目的嶄新局面。』哈爾濱新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張弛介紹,目前已謀劃形成全區項目儲備庫在庫項目165個,總投資635.4億元;確定2024年實施省市重點項目126個,較去年增長7%。
為加快項目推進,哈新區對126個省市重點項目掛圖作戰,按照倒排工期的方式方法,參照預定開工時間節點,倒推土地供應、征拆、審批辦理進度,推行『要素跟著項目走』,強化『水、電、氣、熱』等要素保障,確保項目早開工、快建設。
與此同時,哈新區為每個重點項目確定一名包保區領導,區領導定期深入企業走訪調研,幫助企業解決痛點難點問題;逐個項目確定『服務專員』,為項目全生命周期提供『一對一』跟蹤服務;由區領導對前期開工、建設運行等全過程堅持一周一調度,逐個項目跟蹤問效,重大問題提級到政府常務會議研究,由主要領導協調解決。
『全區上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謀項目就是謀未來」態度堅定,乾勁十足。』張弛說,哈新區不斷完善項目推進機制,力爭在項目建設、招商引資上做出亮眼成績,切實把產業優勢轉化為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速培育新質生產力,為推動全省和哈爾濱市的高質量發展發揮新區作用、作好新區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