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大興安嶺地區,700萬公頃浩瀚林海正准備迎接綠意盎然的春天。
『黑土地、好空氣,為寒地中藥材種植提供了良好條件。』大興安嶺地區加格達奇區白樺鄉加南村村民李偉返鄉創業後成立了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赤芍、防風等30多種中藥。眼下,李偉已忙著准備春耕、開始田間管理作業。
據中國林業科學院專家團隊評估測算,大興安嶺作為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每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總價值量達到7975.03億元。大興安嶺地區也是黑龍江省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全面試點地區。2021年起,大興安嶺地區加速探索寒溫帶類型地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著力破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難題。
創新實施『生態+產業』融合發展,大興安嶺地區全力發展林下經濟、生態旅游、新能源等生態主導型產業。2023年,大興安嶺地區中藥材生態種植面積12.1萬畝,種植業實現產值1.76億元,加工業實現產值1.78億元。
『今年將有500畝藥材收獲上市,同時種植面積在5000畝的基礎上再增加1500畝。』趕上了地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的步伐,李偉感嘆,選准林下經濟這個領域創業真是恰逢其時!
在塔河縣的一家食品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工人們身著藍色工裝,在生產線上仔細檢查,確保野生藍莓原花青素漿在後續環節順利灌裝入瓶。『良好的自然條件孕育了優質的食品。』工作人員范婷婷說。『大興安嶺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的建設,讓企業享受到品牌所帶來的增值收益。
打造『大興安嶺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是大興安嶺地區系統推進生態產品增值的舉措之一。同時,大興安嶺地區還編制現行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制定認證標准、建立追溯體系等。目前,現行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已列出極具大興安嶺特色且最易實現價值的生態產品10種,2022年,大興安嶺地區漿堅果產業年產值超9億元。
『地區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離不開工作機制的探索。』大興安嶺地區發改委副主任劉濤表示,大興安嶺地區已完成重要生態系統價值評估,正不斷建設生態產品監測體系、推進自然資源確權及空間配置等工作。如今,塔河縣作為試點地區,率先完成了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試點工作,摸清了森林資源管理『一張圖』林地情況、集體土地所有權等情況,完成了生態產品總值核算報告。
『生態系統價值需要通過加大保護力度纔能做好增值。』劉濤說,大興安嶺地區將不斷鞏固提昇森林、濕地、土壤等生態系統生態功能,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優質的生態產品。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黑龍江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