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1日訊(記者 葛金鑫)21日,記者從哈爾濱民政部門獲悉,今年清明節,哈爾濱市殯葬事務服務中心創新文明祭祀方式,精心設計推出品格、品德、十二生肖、新二十四孝4個系列76枚殯葬祭祀心意文化印章(簡稱傳心印)。

21日,記者在哈爾濱市向陽山革命公墓文明祭祀服務臺上見到了剛剛投入使用的傳心印。其中,品格、品德系列印章采用四字詞語,內容包括艱苦奮斗、堅韌不屈等20種品德和任勞任怨、樂於助人等20種品德。十二生肖系列印章用簡單的線條勾勒出生肖的形象,同時輔以和生肖有關的成語,用簡潔明了的方式寄托思念。新二十四孝系列印章不僅有對新二十四孝的解讀,還用卡通人物形象對新二十四孝的內涵進行了生動詮釋。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市民既可以選擇殯儀場館免費提供的寄思卡也可以自行攜帶紙本加蓋印章。

『近年來,隨著倡導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們發現寄思卡、黃絲帶等文明祭掃方式已經被越來越多市民接受和選擇,文明祭掃蔚然成風。』哈爾濱市殯葬事務服務中心黨委書記王玫表示,在清明祭掃期間,他們同時發現,一些市民雖然想寫上一份寄思卡,但有時想說的話太多,一時不知該如何表達。『為了能讓更多人選擇文明祭祀方式,今年清明節前夕,我們設計推出了這4個系列76枚傳心印。』王玫表示,印章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代表之一,而清明節也是中華民族弘揚孝道、追思親人、祭掃悼念的傳統節日,將二者有機結合,並賦予一定的內涵,用簡潔的詞語形象地概括出人物的性格、形象,創新了祭祀方式,助力清明節回歸清明的本真。

在哈爾濱市向陽山革命公墓記者看到,祭祀的市民在聽說傳心印這種新穎的祭祀方式時,都主動上前了解並加蓋印章。『爺爺一生樂於奉獻,通過傳心印這一枚小小的印章將我對爺爺的思念精准地表達,如此綠色、新穎的祭祀方式值得選擇和推廣。』在現場選擇傳心印進行祭祀的市民宋先生欣慰地說。
據了解,目前,傳心印已在哈爾濱市殯葬事務服務中心所轄的哈平路殯儀館、天河園殯儀館、向陽山革命公墓投入使用。
記者從哈爾濱市殯葬事務服務中心同時了解到,除今年創新推出的傳心印外,目前,哈市文明祭祀方式還有網絡、鮮花、音樂、寄思卡、黃絲帶等,今年哈市天河園殯儀館新開設的室內祭悼室還可供市民舉行小型追思會,希望市民都能夠選擇文明、環保、安全的方式進行祭掃,理性表達對故人的緬懷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