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5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道裡區榆樹鎮新鄉村村民馬鳳春准備和家人去巴彥縣的肉制品加工廠打工。臨走之前,他來到村委會,找到村黨支部委員於志輝說:『於哥,今年我把10畝地還是交給村裡托管。』
去年,馬鳳春與村裡簽訂了土地托管協議,村裡統一種植、銷售玉米,獲得了好收益,他和家人外出打工還增收了十多萬元。
乍暖還寒,記者走進榆樹鎮新鄉村,探訪今春的生產與發展。
『去年村委會與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綏化分公司合作,將托管的1000畝玉米地交給這個公司種植、管護、收割。』於志輝說。該公司成了『田保姆』,采用大壟雙行種植代替小壟單行種植,運用現代農業機械和先進農業技術,實現玉米每畝增加1200株,提昇了土地利用率。去年秋天玉米豐收,周邊農戶采用小壟單行種植模式,畝產在1800斤~1900斤,而根據測產,新鄉村托管土地畝產2105斤,實現畝增產200餘斤。去年秋季,新鄉村村委會根據糧情,適時賣出這1000畝收獲的玉米,獲得了好收益。『今年,我們准備在村裡還推廣大壟雙行種植技術,靠提高畝產實現增收,村委會計劃擴大托管土地面積1000畝。』於志輝說。
『農村要發展,關鍵還得有產業項目。』新鄉村黨總支書記王國良說,『今年,我們准備試種「珊瑚猴頭菌」。』王國良介紹,『珊瑚猴頭菌』是哈市農科院的科研成果,是一種火鍋食材,銷售前景好,一年能種兩茬,鮮品能賣到50元一斤,今年該村將試種5個棚室。
葡萄園是該村的傳統項目,目前種植面積達200棟大棚、品種十餘個。每年夏秋時節,葡萄園開展采摘游活動,農戶收益可觀。近日,種植戶老閆正在葡萄園忙碌,他說:『我的葡萄園有四個大棚,葡萄成熟時節開展采摘活動,一年收入十多萬元。』
村裡引進的蝴蝶蘭花種植項目佔地面積一萬多平方米,三個溫室內,艷麗的蝴蝶蘭花長勢正盛。基地負責人劉鵬講,基地種植了100多個品種的蝴蝶蘭花,年產花卉50萬株,年產值1500萬元以上,花卉銷售勢頭好,今年准備再擴大基地種植面積。
『哈爾濱冰雪旅游火爆,這為我們發展民宿產業注入了信心。』王國良興奮地說。去年,村裡利用原有民房改建了9棟民宿,打出了『回村住』民宿品牌。新鄉村地處哈市近郊,一些南方游客追求性價比,紛至沓來,春節期間9棟民宿爆滿。今年,村裡謀劃依托葡萄采摘、花卉觀賞、冬季玩雪等資源,積極發展民宿產業,目前正在征集村民的閑置房屋,擴大民宿數量,提高接待能力。由於『民宿熱』,當地村民閑置房屋的出租價格也在飆昇,年租金由2000元提高到5000元以上。
建設和美鄉村也是新鄉村今年要乾的大事。『今春,我們要加力環境建設,提檔昇級,讓村子更美更靚。』王國良信心滿滿。
榆樹鎮望哈村也在謀劃今春發展再上新臺階。該村的嘉順合糧食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張連仲正忙著抓緊辦理冷庫建設手續,『今年我們合作社准備建設一座佔地1.2萬平方米的冷庫,進一步提高農產品深加工能力。』該合作社鮮食玉米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按歐盟認證等標准,去年合作社種植了4000畝黏玉米,通過現代化加工設備,采用『1小時鎖鮮』技術和進口保鮮包裝材料確保黏玉米口感和鮮度,產品在網上熱銷,目前一天銷售量達3萬穗。『產品銷售好,價格也不錯,今年我准備再增加托管土地2000畝,種植黏玉米等作物,開展玉米深加工、酸菜加工等項目。』張連仲說。該合作社每年吸納當地百餘農戶務工,人均收入4萬元。
『鎮裡大田面積4萬多畝,以種植玉米為主,各村種糧大戶正在積極謀劃今春擴大土地托管面積,推進規模化種植。』榆樹鎮副鎮長王新偉介紹。今年,榆樹鎮將積極發展特色種植,提高農戶收益,同時依托西郊山林、紅星水庫、草莓等鮮果采摘、民宿等資源大力發展四季旅游,提振鄉村經濟。
美好願景一筆筆繪就,『春天的故事』將開啟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