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餐有米,團圓如意。一碗熱氣騰騰的白米飯,是藏在老百姓味覺深處的獨特記憶,而被《舌尖上的中國》評價為『中國最好稻米』的五常大米,更是擁有『一餐五常米,渾忘酒肉香』的獨特魅力。今天,全國政協一件提案的源頭,就從五常大米說起。
一起普通的大米侵權案
2018年,五常市大米協會發現市面上出現許多打著五常大米旗號的『冒牌』大米。大米協會委托代理人劉某在公證員的監督下,來到哈爾濱市道外區某糧店,以普通消費者的身份購買了兩袋『五常大米』,大米包裝袋顯著位置印有『五常大米』『稻花香』等字樣標識。
證據確鑿,2019年7月,五常市大米協會以某糧店銷售的大米包裝上突出使用第1607996號、第5789043號證明商標作為其商品標識,屬於商標侵權為由,向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這批大米是有人過來推銷的,包裝是大米自帶的,我們只管銷售,怎麼就侵權了呢?』庭審中,某糧店負責人大呼冤枉,卻說不出被訴侵權大米的具體來源,也沒有證據證明大米符合『五常大米』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規定的地域及品質條件,更沒有五常市大米協會對證明商標的使用許可。哈爾濱中院判定某糧店應對銷售被訴侵權大米的行為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和法律責任。
案結了,但在辦案法官馮晶的心裡,事並沒有了。
『五常大米不僅是五常的金字招牌,更是哈爾濱市乃至黑龍江省綠色農產品的一張名片,市面上越來越多以假亂真、以次充好的「五常大米」出現,讓我們的維權之路走得格外艱難。』五常市大米協會負責人的話讓馮晶格外在意,普通民眾對地理標志的認識較為模糊,特別是一些小商戶,缺乏對地理標志概念和商標使用規則的了解,導致在經營活動中發生侵權行為。
看似是小案,背後反映的卻是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大問題。依法維護市場公平競爭、助力打造五常大米品牌,任重道遠。
一份有『料』的調研報告
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馮晶將此事形成專項情況報告,匯報給彼時剛剛調任哈爾濱中院民事審判第五庭庭長關冰,並引起了關冰的重視。
關冰先後實地走訪了五常市相關職能部門、五常市大米協會及水稻種植農戶。關冰發現,據2020年初媒體報道,市面上打著『五常大米』名號銷售的大米規模可能達1000萬噸,而五常大米的原產地五常市現有水田面積約250萬畝,年產水稻130萬噸,成品大米70萬噸。也就是說,保守測算的話,當時市面上每14斤『五常大米』中,可能只有1斤真正出自五常。
『洗澡米』『調和米』等『假米』的出現,對於五常大米的品牌打擊無疑是嚴重的。而在哈爾濱,不僅僅是五常大米,同樣作為地理標志的玉泉酒、亞溝粘豆包、尚志黑木耳、巴彥豬肉等,也面臨不同程度的知識產權保護需求。
風物長宜放眼量。恰逢2021年『逍遙鎮胡辣湯』『潼關肉夾饃』等商標維權事件火爆網絡,熱議持續昇溫。哈爾濱中院不斷自我追問:地理標志作為寶貴的知識產權該如何保護和運用?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注冊人的權利邊界在哪裡?如何處理好商標權利人、市場主體和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關系?帶著這些問題,哈爾濱中院開啟了對地理標志的培育、挖掘、運用和司法保護之路。
『地理標志作為一項重要的知識產權,是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橕,是保護和傳承傳統優秀文化的鮮活載體,也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的重要資源。』哈爾濱中院黨組書記、院長陳喜平說。
陳喜平堅持『不調研就不發言』,帶領關冰及民五庭團隊開展深入調研,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查閱公開資料,下到田間地頭,走進企業工廠,沈到車間庫房,在對不同地區特別是哈爾濱地理標志保護情況進行詳細梳理分析後,形成了《哈爾濱市地理標志挖掘、培育、運用與保護情況的調研報告》。
一張誠意滿滿的知產保護答卷
如何讓來之不易的調研成果得到更好的轉化運用、擴大影響?關冰的另一個身份發揮了妙用。
作為民盟哈爾濱市委社會法制委員會委員、哈爾濱市政協委員的關冰在此次調研基礎上,再次梳理了地理標志的保護模式、演變過程、保護現狀等問題,向哈爾濱市政協提交了《關於發揮地理標志資源作用助力打造現代農業之都》的個人提案。就是這份提案,得到了民盟各級組織的高度重視,一步步走進了人民大會堂,走進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現場。
2023年3月,民盟中央依托民盟哈爾濱市委提交的相關素材,向全國政協提交了《關於打造地理標志區域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針對我國地理標志資源挖掘及運用保護過程中現存的主要問題提出了多個建議。
5月,關冰參加了全國政協開展的赴廣西、雲南兩省區『加強地理標志保護』重點提案的督辦調研。一年來,提案承辦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充分吸納提案建議,不斷完善政策措施、健全工作機制,在地理標志的資源挖掘、品牌培育、強化監管等方面取得了積極成效。
一手抓提案,一手抓保護。哈爾濱中院在發揮司法職能作用、強化地理標志保護上也下了大力氣。2023年4月,哈爾濱市南崗區人民法院成立全省首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司法保護工作室』,致力從根源上遏制『傍名牌』『搭便車』行為,推動傳統特色產業優化昇級,全面提昇『五常大米』等地理標志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成立至今,共妥善辦理涉『五常大米』案件15件,涉案標的額120餘萬元。與此同時,哈爾濱中院努力打造龍江知識產權司法保護高地和優選地,2023年全市法院妥善審理涉中科發5號植物新品種、長沙米拓計算機軟件著作權、北大荒商標、『禾適』特許經營、拓百世專利權屬、秋林集團不正當競爭等知識產權案件,為合法經營者橕腰,讓違法經營者受罰。
『我們切實加強傳統品牌、老字號、馳名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等司法保護,以高質量知識產權司法護航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關冰介紹道。
今年1月,全國政協2023年度好提案名單正式公布,共評選出58件好提案,《關於打造地理標志區域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出現在名單中。
談及這份提案如何醞釀,關冰總結了『四力』:看問題的眼力、謀事情的腦力、察民情的聽力、走基層的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