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踏上新征程 奮進新龍江?佳木斯:向『新』出發 追『新』而行
2024-04-03 08:05:12 來源:東北網-龍視新聞聯播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特別策劃《踏上新征程奮進新龍江》一起走進佳木斯,看當地立足產業基礎、資源稟賦,以科技創新開闢新領域、新賽道,加快形成多點支橕、多業並舉、多元發展的現代化產業『新』格局。

  這個春天,『新質生產力』一詞的熱度不斷攀昇,在佳木斯各地無處不湧動著『新』的熱潮。這一趟關於『新』的旅程,我們就從工業領域的新質生產力說起。

  佳電股份數字化項目負責人趙偉說:『把整個車間的生產管理系統輸入關鍵參數,所有的工序都用自動化設備完成了,而且我們的零部件都是通過AGV(智能搬運機器人)來自動轉運、自動傳輸的,實現了全部的自動化生產,無需人工操作。』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市長王鐵說:『這次改造之後整體的效果還是非常好的,效率提昇了,單位成本降低了,而且產品質量的精准度也越來越高了,人員也減少了,將來還要上一些新的設備可能會更好。』

  在玉米種植基地,種植戶卜祥雲拿著平板電腦給記者進行演示,他說:『咱們馬上就要試機、備春耕,一鍵就可以把籽種和化肥的參數輸入到電腦上,效率照原來傳統的機械得提高一倍,明明是兩小時乾完的活,老款機器得一天。』

  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宏年說:『這款機器在整個黑龍江乃至全國都是一種頂端的智能化產品,它利用空氣動力學的原理讓播種的質量更高,效率更快。』

  佳木斯煜豐農業設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宿明偉說:『播種機程序的運算都是咱們自己研發的,就是把數字技術和農業裝備結合起來,大幅度地提昇農業裝備的生產效率。』

  佳木斯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宏年說:『像這樣具備自主研發能力的農機研發制造企業,在我們全市已經達到了49家,生產的產品已經涵蓋農業生產「耕、種、防、收」的全過程,這些場景在我們佳木斯國家級農業高新示范區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在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共享實驗室,哈工大特藥中心中試實驗室負責人肖豐說:『這個紫色的就是我們哈爾濱工業大學在農高區轉化的一項最新的科技成果,是用農高區的紫稻提取的花青素,下一步馬上就該量產了,農高區給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科技轉化平臺。』

  在佳木斯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10層的科技大樓正在拔地而起。佳木斯國家農高區管委會副主任郭震說:『預計今年10月底投入使用,這個一期工程完工以後,將會吸引咱們國內的各類科研院所入駐這裡,包括院士、專家團隊、研發團隊,規模將達到3000人左右,這裡也將會成為咱們整個佳木斯國家農高區現代農業新質生產力高速發展的動力跟活力的源泉。』

  在佳木斯氣象衛星地面站,佳木斯氣象衛星地面站站長曹品偉說:『這個就是我們對太陽和空間天氣的一個監測。目前我們站有各類衛星監測設備12套,可以實現對太陽,對地球表面、對大氣一個綜合的監測,而且是數據實時到達。』

  佳木斯市人民政府市長王鐵說:『衛星產業是我們市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一個縮影,去年總書記在我們龍江提出新質生產力這個概念之後,我們全市上下全力以赴抓貫徹、抓落實,抓推進,像我們重點發展的中國牙城、衛星產業,新型智能農機的裝備,還有新能源裝備制造,以及我們的錦泰數字光電信息技術產業等等發展的都非常迅速,通過不斷的發展,我們一定會在我們省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的征程當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