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哈爾濱
搜 索
讓亞冬會場館『會呼吸』
2024-04-11 07:37:00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4月11日訊 積極推行裝配式建築工藝、場館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全面采用綠色環保建材……場館是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賽事的主要載體,也是最能體現綠色低碳辦賽的重要板塊。目前,第九屆亞冬會場館改造工作已陸續啟動,哈爾濱市將綠色低碳理念貫穿於設計、施工和投入使用的全流程,在做到環保健康的同時,促進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高標准推進綠色場館建設

  作為第九屆亞冬會冰球比賽場館,哈爾濱市八區體育中心第九屆亞冬會比賽場館及配套設施提昇改造工程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該項目是亞冬會場館改造中較早啟動的,此次總改造面積為3.23萬平方米,分為比賽館、老訓練館、新訓練館三個場館。

  『該項目於今年1月22日啟動施工,目前,老訓練館已完成地面和設備拆除、場館結構加固、新建冰場結構層及防水層。新建訓練館及比賽館正在進行場館加固施工。』場館代建方哈爾濱城市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工程部部長秦緒林介紹,項目預計5月中旬完成三個場館結構加固工程,力爭9月底具備測試賽條件,完成建管交接。

  如何將低碳環保理念貫穿改造過程?『場館改造過程中所使用的裝飾涂料、板材、粘接劑等環保材料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秦緒林告訴記者,針對場館建設中對環境質量有影響的建築材料,嚴格按照執委會材料『白名單』目錄選用。

  記者在走訪中了解到,哈爾濱市八區體育中心第九屆亞冬會比賽場館及配套設施提昇改造工程項目,涉及老訓練館重新建造標准冰場一塊(26米×60米),比賽館提昇制冰工藝設備功能、更換可轉換界牆、場館擴聲系統改造、專用照明系統改造、弱電工程安防、通信、網絡系統改造等內容,室外工程涉及臨時成品用房、場地入口大門、臨時圍擋、景觀工程、停車場地面維修工程、道路工程、冬季冰雕工程及室外雨排水管網維修。

  場館改造實現可再生能源利用

  哈爾濱國際會展中心作為第九屆亞冬會開閉幕式的舉辦地點,目前正在進行改造前的准備工作。此次改造將打通會展中心的B區、C區,增設1.7萬個坐席。

  『設計團隊將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線和空氣流動,減少對人工照明和通風系統的依賴。』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開閉幕式場館設計師劉丹陽說,以綠色低碳環保的目標,將光纖傳感技術精准控制場館能耗、智能窗簾減少日間照明碳排放、低輻射膜材料節能頂棚等技術,充分利用到整個場館改造中。

  館內看臺的鋼結構,將采用裝配式施工工藝,通過工廠加工現場組裝的方式,不僅減少了現場施工焊接產生的焊煙污染,還大大縮短了工期。

  『在施工過程中、驗收前、建管交接前以及投入使用前,我們會分批次對室內環境進行檢測。嚴格控制和去除空氣污染物含量,比如甲醛、苯、氨等有害物質。』劉丹陽說。

  環保新技術讓場館『會呼吸』

  綠色低碳辦賽是第九屆亞冬會的宗旨,哈爾濱市大力推行綠色能源的供應,通過大量的投入使用環保新技術,打造『會呼吸』的綠色低碳場館。

  『場館改造中,我們采用城市海綿工程、空氣源熱泵等先進的低碳節能環保技術,打造「會呼吸」的綠色建築。』亞冬會組委會環保專班負責人劉慶輝說。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為積極推行低碳建設,哈市實施既有建築改造策略,通過利用舊有建築進行改造,既節約資源,又減少建築垃圾的產生。

  『哈爾濱市對環保材料進行嚴格的「源頭控制」。建立「白名單」制度,選擇信譽良好、具有綠色環保認證的供貨商。』2025年哈爾濱亞冬會組委會場館與基礎設施建設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些措施的實施不僅有助於實現亞冬會的低碳環保目標,更對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改造既有建築、使用可再生能源和環保技術、打造綠色建築以及使用環保材料等措施,為城市樹立了一個綠色低碳的典范。這不僅提昇了城市的生態環境質量,也為城市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