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看得見山 望得見水 留得住鄉愁——集賢縣高質量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2024-04-11 09:14:44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現代設施農業快速發展,農文旅產業深度融合,美麗新農村生機勃勃,社會治理持續發力、鄉村振興後勁十足……近年來,集賢縣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學習千萬工程經驗,全力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關鍵詞:科學統籌、高位推進,繪就和美鄉村建設『新畫卷』

  堅持把和美鄉村建設作為重要抓手,整體布局、全面推進。

  謀劃『搶前抓早』。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對和美鄉村建設各項工作進行安排部署,聚焦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和美鄉村,創新開展『十百千萬』工程,一體謀劃生態建設、產業發展、基層治理。

  推進『快馬加鞭』。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親自掛帥,建立『縣處級領導包鄉、鄉鎮領導包村、村兩委包片、村黨員包戶』的包聯制度,形成了『黨員帶頭、乾部先行、群眾響應』的濃厚氛圍。

  責任『層層壓實』。強化監督保障,成立日常考核、監督檢查、宣傳報道工作組,月督辦、季考核,營造了『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2023年,開展督導考核11次,發現問題156個,整改完成率100%。

  關鍵詞:強基固本、提質增效,注入基礎設施建設『強心劑』

  堅持將完善基礎設施作為建設和美鄉村的關鍵一環,持續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提昇農業基礎設施水平。深入開展基礎工程建設,高標准農田面積達70.65萬畝,綠色食品基地達百萬畝。總投資1.87億元的筆架山水庫除險加固、筆架山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侵蝕溝治理工程有序推進。全面加強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監管,配套率、資源化利用率達100%。

  加強農村基礎路網建設。交通路網全面提檔昇級,投資16.66億元的『交通強國』項目全面開工建設,完成農村公路項目17個、154.2公裡;大力推進鄉村振興項目,維修村屯道路213條、43.7公裡,群眾出行難、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狀況徹底改變。

  改善農村居民居住條件。以承辦全市第二屆旅發大會為契機,強力推進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僅120天就完成了25個旅游沿線村屯環境綠化、邊溝硬化等施工作業,新修建邊溝7.9萬延長米,改造圍欄9961米,編制出一道道靚麗的風景線。

  關鍵詞:厚植底色、築牢屏障,吹響人居環境整治『衝鋒號』

  堅持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先導工程,實現環境由『淨』到『美』轉變。

  開展環境整治提昇行動。有序推進村莊清潔行動,投入專項資金500萬元進行考評獎補,全面激發村屯積極性。投入資金596.99萬元,深入推進『六清一修一改一建』,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開展農村改廁攻堅行動。穩步推進『廁所革命』,堅持新建改造與整改提昇『兩手抓』『兩手硬』,新建106戶,排查3860戶,35戶問題廁所已全部完成整改。

  開展污水管控專項行動。縱深推進生活污水治理、『治河清污』專項行動、入河排口執法檢查,從源頭上減少水體污染。投資3114萬元的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基本完工,污水處理能力穩步提昇。開展垃圾分類治理行動。建立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系統,推行公崗包公共區域、農戶『戶院三包』工作機制,建設配齊基礎設施,配備村屯保潔員446名,覆蓋率達100%。

  關鍵詞:立足資源、融合優勢,打好發展鄉村經濟『組合拳』

  堅持重農強農、興農惠農,依托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激活鄉村振興發展『一池春水』。

  糧食安全『壓艙石』更加穩固。集賢縣堅決扛起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重大政治責任,農作物播種面積超240萬畝,糧食產能超21億斤,糧食生產實現『二十連豐』,榮獲全國綠色高產高效行動示范縣。

  產業發展『助推器』更加有力。成立全省首個大豆產業聯盟,鴻展10萬噸玉米胚芽油等項目落戶集賢,農業產業化企業發展到51家,主營業務收入達60.43億元,實現了提檔昇級、跨越式發展。

  特色經濟『強引擎』更加集聚。積極探索『農旅融合』新模式,璞象樂園、紅豆杉帳篷營地等『鄉村微旅游』蓬勃發展,『光輝歲月·雪村部落』成為龍江東部地區冬季旅游打卡新地標。大力發展華平綠香園、永勝農機采摘園等棚室經濟,拓寬了群眾致富路,實現了從『輸血』到『造血』的蝶變。

  關鍵詞:攜手同心、共建共治,聚力打造鄉風文明『新風貌』

  堅持以黨建為抓手、以文化為紐帶、以法治為保障,紮實推進和美鄉村建設。

  黨建引領添動能。積極推進『黨建+和美鄉村建設』深度融合,創新開展『紅色領創』行動,打造了『三線』黨建示范帶,在全市率先掛牌村級黨群服務中心,黨員、村乾部、志願者帶領作用更加明顯。

  文化引領促發展。充分發揮『晚霞紅「食」光』『非遺傳承紅展館』等載體作用,組建了『蒲公英』文藝小分隊8支,開展了『黨心為民·民心向黨』等活動120餘場次、1.8萬人次,進一步凝聚群眾力量、傳承優秀文化、培育文明鄉風。

  法治引領譜新篇。認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在全市率先成立『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構,全縣共建立矛調中心167個,化解各類矛盾糾紛789起,真正實現了矛盾就地化解目標。

  下一步,集賢縣將統籌推進『四個農業』,全面開展『五區』建設,堅決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為建設現代化美麗多彩雙鴨山添磚加瓦、增光添彩。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