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9日訊 80平米的警務室,裝得下多少情感?有服務村民的責任,有守護邊境的使命,有相知相守的信任,還有一個小家庭濃濃的愛。今天的《身在最北方心向黨中央》專欄,一起走進黑龍江源頭第一村——洛古河村,看一看我國最北夫妻警務室裡發生的故事。

洛古河村,位於中俄邊境,黑龍江源頭。現有居民30多戶,近三分之一是護邊員。為防止不法分子非法出入境、非法捕撈、非法采砂,史先強每天都要領著護邊員沿界江巡邏二十裡,寒來暑往,風雨無阻。史先強說,冬天巡邏,基本上都在零下四五十度,不管穿多厚的衣服,不到十分鍾就凍透了。

即使現在已經近5月,冰雪依然沒有完全融化。碎冰模糊了江岸和江面的界線,一不留神就會陷下去。史先強:『我來洛古河工作之前,我就聽說,這裡「七十」一條街,「九十」一棟樓,感覺非常繁華,工作之後纔發現,原來是其實一條街,就是一棟樓。』
一條街,就是穿村而過的331國道;一棟樓,就是村子西頭水文站的4層小樓。村子雖然不大,但風景優美,民風朴實,這些年,村裡搞起了旅游,雖然還是一條街一棟樓,但模樣變化可不小。結束了今天的巡邏,史先強還不知道,有個驚喜在等著他。

今天恰巧有村民去鎮上辦事,順路把兩個孩子帶了過來。一個月,史先強也只能跟孩子團聚幾天。
四年前,史先強帶著懷孕的妻子來到洛古河,成為最北警務室第二任『戍邊夫妻』。史先強:『我肯定是先斬後奏!我這兒先報名,後來再跟她說。她為了我捨棄了不少。』

沈欣,畢業於吉林警察學院,對她來說,本可以在更舒適的崗位工作。但她還是選擇與丈夫一起駐守在這兒。沈欣:『還有這麼多群眾在這自願地當護邊員在這堅守,他們都不覺得苦,我們職責所在,我們還能覺得苦嗎?』
最初,夫妻倆用一周的時間挨家走訪,訪出了一張村情圖,一圖在手,服務村民也有了抓手。隨著交往越來越多,警民間的感情也越來越深厚。
漠河市北極鎮洛古河村居民張秀琴:『拿他們當我們自己的兒女了,不用招呼就幫我們乾活,不是說光對我自己這樣,對其他人都是這樣。』
漠河市北極鎮洛古河村居民於樂水:『即使沒什麼事,但是知道他們在這兒,我們心裡就踏實。』

洛古河冬天長,白天短,天一點點變亮,再一點點變暗,一天就過去了。江水一點點開化,再一點點結冰,一年就過去了。四年來,史先強夫妻用工作代替生活,把警務當成家務,把村民處成家人。
史先強說:『你說那個大城市的生活,也想過。怎麼說嘛,有捨有得。這邊冬天夏天山清水秀風景優美,我感覺我能為村民做點什麼,這種感覺讓我很踏實,感覺人生有意義,也有追求的目標。我不會為我的選擇後悔,相反我會一直堅持下去!』

【記者手記】這裡的事,都是家事,這裡的人,都是家人。一天20裡,一年就是7000裡,四年裡,史先強和沈欣在邊境線上,走出了屬於他們的『長征』。最偏最遠最放心,最北最冷最忠誠。洛古河的夜空滿天星斗,北極星璀璨奪目,那是閃耀的警徽,守護著這裡的幸福與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