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築基『強筋骨』 書寫『枝葉情』
2024-05-14 07:55:2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5月14日訊 1月9日上午9時許,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區公安局衛東派出所接到警情:『轄區居民馬先生停在迎賓小區3號樓樓下的私家車內有被翻動的痕跡,車內放置的兩串文玩手串被盜』。民警立即前往現場進行處置,現場拍照取證並將信息反饋至衛東派出所綜合指揮室。綜合指揮室通過調取監控錄像發現,有三名可疑男子於當日凌晨4時許拉拽停在小區內的車輛,尋找未上鎖車輛實施盜竊。經分析,民警發現三名可疑男子出現在加格達奇區火車站附近,極有可能是作案後准備潛逃,綜合指揮室將該條線索派發至案件辦理隊,案件辦理隊立即前往火車站實施抓捕,成功將三名可疑男子抓獲。從案發到嫌疑人被抓獲,整個過程用時不到兩個小時。

  出警有速度、辦案有效率,服務有溫度、平安有保障。近年來,省公安廳黨委堅持立足全局謀工作、圍繞大局乾公安,把派出所工作置於基礎性、先導性地位,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圍繞『基層提振、基礎提質、基本能力提昇』三大行動,深謀劃、抓重點、求突破,著力挖掘、塑造、傳承新時代『東萊精神』,牢固樹立『派出所主防』理念,細化主防措施、落實主防責任,聚焦最基層的實戰單元,夯實最基礎的公安工作,執法執勤、治安防范、社區警務、服務群眾、基本保障等能力水平顯著提昇,公安工作根基不斷夯實。

  警力下沈、保障下傾,提振基層『精』『氣』『神』

  小年這天,綏化市公安局民警李玉澤敲開了崔大爺的家門,他要幫這對獨居的老兩口提前把春聯貼好。崔大爺行動不便,春聯和年貨都是李玉澤提前幫著買好送去的,崔大爺笑著問:『老李呀,你咋能記住這麼多事兒啊?』李玉澤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這都在我手機微信裡記著呢。』

  打開李玉澤的手機微信,『反詐提示群』『聯合處置群』等十幾個微信群消息閃動。去年7月以來,綏化市公安局在全市范圍開展了『走群眾路線、打好人民戰爭、謀強基興警』工程,市縣兩級共7864名民警輔警下沈社區,包樓包戶,李玉澤就是其中一員。這些不同功能的微信群也隨之建立起來。『這十幾個微信群都是我每天兩萬多步實實在在跑出來的。』李玉澤自豪地說。

  推行警力下沈基層,是我省公安機關紮實開展『基層提振』行動的一個生動實踐。全省公安機關把加強新時代公安派出所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堅持精簡機關、充實基層,警務機制更加科學、警力配備更加充實、綜合保障更加強化,派出所警力佔縣級公安機關警力52.68%,同比增加8個百分點;社區民警警力佔派出所總警力48.93%,同比增加4個百分點;配備『一村一警務助理』11116人實現全覆蓋。

  此外,省公安廳出臺關於深入推進派出所『兩隊一室』改革的指導意見,深入推進『兩隊一室』建設,進一步明確職責定位、規范室隊設置、明晰崗位職責、優化勤務模式,推動各地加快形成優化協同高效的派出所警務運行機制。截至目前,全省已有529個派出所實行了『兩隊一室』改革,其中237個25人以上派出所全部完成改革。

  夯基礎、提質效,矛盾糾紛化解『快』『好』『穩』

  省公安機關錨定『主防』重點,穩步推進『基礎提質』行動,依托『兩隊一室』警務運行模式,嚴細矛盾化解,細致滾動排查婚戀家庭、鄰裡關系、勞資債務等矛盾隱患,昇級改造派出所綜合工作平臺,新增『矛盾糾紛』和『群防群治』模塊,提高矛盾化解信息化水平,有效壓降因矛盾糾紛引發的『民轉刑』『刑轉命』案件。全省886名所長進鄉鎮(街道)黨(工)委班子、6654名民警到社區(村)基層組織任職,2023年化解矛盾糾紛8.9萬餘起,刑事案件、治安案件發案同比下降18.3%和16.6%。

  今年元旦假期期間,廣東游客桑某在佳木斯敖其灣滑雪場滑雪時與游客張某發生碰撞,導致桑某手機屏幕損壞,兩人就手機賠償數額爭執不下。經工作人員引導,他們前往景區警務室求助,轄區派出所民警與臨時法庭法官耐心聽取雙方訴求,講明侵權責任糾紛相關法律規定,勸導兩人各讓一步、快樂游玩。不到20分鍾,雙方和解。

  省公安廳指導各地公安派出所加強『公安警格』與『社區網格』有機融合、雙向賦能、同頻共振,依托網格合理劃分警格7065個,『格』內配備輔警和警務助理8764人,實現『一格一警』全覆蓋,促進基礎信息共采、安全隱患共治、社會治安共防、矛盾糾紛共調、防范宣傳共講,努力以網格『小平安』促進社會『大和諧』。

  暖民心、解民懮,服務群眾『深』『細』『實』

  130個派出所推行綜合服務窗口,171個派出所布設自助設備175臺,在重點企業設置警務室189個、服務站點261個,通過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為群眾辦理業務事項502487件,為企業提供服務諮詢23648件……每一組數據背後,都飽含著龍江公安機關的為民溫度。

  在哈爾濱市公安局道外分局東萊街派出所,有一個民警們特別珍視的小櫃子,裡面裝著幾十把老百姓家的門鑰匙。這些鑰匙,有的是因為居民長時間離開家,讓民警照看水電安全;有的是需要民警幫著澆花、喂魚、養寵物,有的什麼也不用做,就是備用。每一把鑰匙,都是一種信任和托付。

  我省公安機關創新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牢牢把握新時代『楓橋經驗』『東萊精神』的核心內涵,著力提昇服務群眾質效,深入推進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各項措施,不斷提昇服務群眾水平,為群眾多解決一些『牽腸掛肚』的難事,為群眾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實事。

  同時,為有效促進全省公安派出所基本能力全面提昇,省公安廳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為核心指標,連續舉辦兩次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比武『亮曬』活動,三個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為全國第三批『楓橋式公安派出所』,20個派出所被推選為全省第二批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活動成效突出單位,起到了百所示范、千所提昇的良好效果。組織開展全省公安派出所『脫薄創優』專項行動,堅持抓『兩頭』帶中間,推動一批相對薄弱公安派出所脫薄出列,大力培育選樹一批先進公安派出所,以點帶面推動公安派出所工作整體提昇,9個具備爭創基礎的派出所全部完成爭先創優目標,15個相對薄弱的派出所全部脫薄出列。

責任編輯:王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