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以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破局 加速石墨產業『破繭成蝶』
2024-05-21 08:01:55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蘿北縣堅持把解放思想作為振興發展的『金鑰匙』,著力打破資源無序開發、低端產能過剩、助企服務粗放等發展瓶頸,一體推進科技創新、產業昇級,堅持發展規模化有序開采、集約化精深加工的現代綠色石墨礦業,石墨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接近50%,成為全球最大的晶質石墨生產基地。2023年,蘿北石墨園區礦產量647.4萬噸,石墨產業實現產值30.7億元,助推縣域經濟綜合排名挺進全省十強。

  敢於洗牌重置,開創築巢引鳳新局面。蘿北縣委縣政府直面石墨資源權屬分散、缺乏長遠規劃、內部無序競爭等歷史問題,立足我省打造『千億級石墨產業集群』戰略全局,大力整合石墨資源,徹底解決了『一礦多開、大礦小開,資源浪費、無序競爭』等問題,發揮蘿北雲山這一世界級單體石墨礦山的資源規模效應,為引進頭部企業、推動石墨產業由『小散弱』向『特優強』邁進奠定堅實基礎。蘿北縣聚焦石墨產業集約化、集團化、集群化發展目標,成立石墨新材料產業專班,經過多輪洽談、多方推動,成功引進世界五百強企業——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集團、中國一重等大型企業相繼進駐蘿北,投資額30億元的五礦雲山石墨礦、投資額17.24億元的溢祥石墨采選深加工等5個重點產業項目成功落地。通過央企引領帶動,蘿北縣引進培育了一批技術先進、實力雄厚、市場廣闊的石墨優強企業,逐步形成層次分明、功能完備、有機鏈接的產業鏈條。

  勇於彎道超車,培育產業發展新動能。蘿北縣勇於打破『小富即安』的陳舊思維,瞄准石墨行業產業鏈短、附加值低、難以佔領高端市場等固有問題,秉承『功成不必在我』的擔當進取精神,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彎道超車。加快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全力搭建科技創新平臺,為推動石墨產業延鏈補鏈強鏈提供科技支橕。先後同中國石墨烯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青島石墨烯產業創新示范基地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與黑龍江科技大學合作建成國內唯一的省級石墨科技創新服務平臺;園區內石墨企業與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共同承擔省級重點項目2項,國家科技支橕計劃項目子課題3個。依托中國五礦集團科技產業優勢,聯合國內外石墨領域科研單位和院士專家團隊,積極推動石墨精深加工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同華為、中國移動等企業強強聯合,首次將『5G+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運用於綠色智能低碳礦山建設,實現智能爆破、無人礦卡運輸、全流程少人無人化生產、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管控,為保障我國石墨原材料產業鏈的安全穩定作出重要貢獻。2023年,中國五礦集團在蘿北縣開發的超大型綠色智能礦山和『柱—機聯合』技術分別入選工信部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典型案例和黑龍江省年度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支持名單,溢祥石墨、溢祥新能源分獲省級數字化車間、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稱號,蘿北縣連續兩年入選『全省科技創新十強縣』。

  善於角色轉換,營造投資興業好環境。蘿北縣著力轉變管理思維、增強服務理念,堅持將優化政務服務、改善營商環境作為招引戰略投資、壯大市場主體,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舉措,引導全縣黨員乾部當好問需於企、紓難解困的服務員,著力做好投資興業『後半篇文章』。健全領導乾部常態長效包聯工作機制,深入實施入企『敲門行動』,集中開展『查難點、解難題』活動,對石墨企業采取多元化、全覆蓋式包聯對接,及時有效滿足發展需求、解決實際問題。高標准規劃蘿北石墨產業園區,聘請國內權威機構重新編制石墨產業發展和建設規劃。整合發改、工信、公安等政府職能部門以及水、電、燃氣、網絡等公共服務單位同步入駐蘿北經濟開發區黨群服務中心,讓企業在家門口享受『一站式』貼心服務。投入2.68億元,健全燃氣、110kV輸變電、污水處理等配套工程,建成區實現『七通一平』,為企業發展提供堅實保障。一體推進綜合服務區、大型尾礦庫、鴨蛋河水庫、園區道路等配套項目,制定『園區事園區辦』閉環運行機制和『僵屍企業』處置方案等管理制度,石墨園區綜合治理效能不斷提昇。2023年,蘿北縣爭取助企政策獎勵資金1165萬元,石墨園區年選礦能力超百萬噸,石墨深加工能力25萬噸,年產石墨精粉約佔全國總產量的30%,年產球形石墨約佔全國總產量的70%,稅收突破3億元,成為國內規模最大、全行業最具影響力的精粉生產基地和石墨精深加工基地。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