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黑河
搜 索
黑河:大豆如何變『金豆』
2024-05-23 08:55:24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漫長的冬季結束,東北平原的黑土地脫去白色的外衣,微風中傳來暖意,春天到了。

  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愛輝區的古城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大豆農資整齊碼放,農機具蓄勢待發。『一切准備就緒,就等著過幾天開始春耕了。』合作社負責人閆化軍說。

  黑河市位於黑龍江省北部,大豆種植是其農業發展的重要內容。2023年,黑河全域大豆播種面積超過2000萬畝、大豆產量51.3億斤,是全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最大的地級市。

  近年來,人們對食用油和肉蛋奶需求持續增長,大豆消費也隨之增加。2023年我國進口糧食1.6億噸,其中大豆佔大頭。所以,大豆供給穩定,意義重大。

  來自農業農村部的消息顯示,2024年我國將鞏固大豆擴種成果,有序擴面,確保大豆面積穩定在1.5億畝以上、油料面積穩定在2億畝以上,並支持東北地區發展大豆等農產品全產業鏈加工。

  近年來,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實施大豆和油料產能提昇工程,一系列穩定大豆生產的支持政策相繼推出,形成補貼、保險、收儲協同發力的一套政策『組合拳』。

  國產大豆迎來春天,黑河市也圍繞大豆擴種、育種、產業發展等發力。

  為高效推動大豆擴種,黑河市成立工作組,開展面對面、點對點宣傳,為農戶講解政策,算『經濟賬』,擴種大豆成為當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謀劃生產的關鍵詞。

  『有補貼,種植相對簡單,社員積極性較高。』黑河市愛輝區合益源種植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陳傑說。

  與此同時,農技人員深入鄉鎮村屯、田間地頭,開展指導服務,幫助種植戶解決擴種大豆的實際困難,提高豆農科學種植能力。一系列工作讓農民得到了實惠。

  2016年,黑河市璦琿村組建了興盛糧食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後改名為眾益)和古城農機專業合作社,組建至今,每年帶動村民戶均增收1.5萬元以上。2024年,村內耕地合作社繼續倒茬種植大豆和玉米,計劃種植大豆0.4萬畝。

  好地配好種,黑河市近年來不斷加強大豆種業基地建設。

  五豆188、登科13號、黑河43……走進黑河市下轄的五大連池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展廳,琳琅滿目的種子映入眼簾。

  黑河市位於高寒地區,大豆育種具有特殊性。為此,黑河市形成了『科研單位+種業公司+基地+市場』的『育繁推』一體化運營模式和市場化推廣體系。

  在富爾五大連池市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生產中控室的大屏上,顯示著車間全自動數控流水線的繁忙景象——大豆種子經過自動分級、灌袋、擺裝等程序後,被叉車運走。公司負責人說,這樣的數控技術被廣泛應用到大豆制種各環節,可有效提昇大豆種子產能。

  如今黑河市有種子生產企業46家,自主培育品種214個,良種繁育基地面積260萬畝,產量39萬噸,銷量佔全國北方春大豆市場份額50%以上。

  科技在助力大豆種業振興的同時,也在產業鏈延伸方面『大顯身手』。近年來,黑河市一款『網紅』產品『大豆冰激凌』,憑借其清甜的口味被不少消費者喜愛。

  『這是企業與多家科研院所合作,結合現代生物技術與創新工藝,推出的多款以大豆為原料的食品之一。』黑河市瓦利亞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張德坤說,公司正依托科技持續提高產品附加值,產品市場和銷路不斷拓寬。

  黑河大豆蛋白含量平均值在39.7%,脂肪含量平均值在19.6%,是食品加工的黃金比例,其特性也加速了當地的大豆產業發展。

  五大連池市雙鑫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食用植物油加工、豆粕加工、進出口貿易為主。2023年,生產精煉大豆油722.3噸、豆粕5116.2噸,實現產值3028.2萬元。

  多種精深加工產品近年來給黑河市的相關企業帶來源源不斷的訂單。此外,黑河市還不斷加大大豆產業布局力度,不少項目正穩步推進。

  近年來,我國大豆產能不斷提昇,但道阻且長,穩定糧食安全,依然要繼續擴種大豆,堅持擴面積、提單產雙輪驅動。其中,提昇種子培育能力是關鍵。

  中國工程院院士蓋鈞鎰等專家表示,盡管近年來我國加大大豆育種投入力度,但種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急需由技術研發專家和產業應用人纔組成的復合型人纔隊伍,加強種業基礎性和前沿性研究,健全大豆良種繁育技術體系。

  大豆,古人稱之為『菽』,五谷之一。作為重要的糧油兼用作物,大豆具有高營養價值、用途廣泛的特點。可以說,一顆大豆,牽動著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當前我國大豆產業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如何提昇大豆單位面積產值,通過大豆加工業和食品工業拉動對國產優質大豆的需求,逐步發展壯大我國大豆產業,是各方需要思考的問題。(黑河宣傳)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