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文化中國行|書信裡的『北大荒』
2024-05-29 07:5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文化中國行》跟隨記者走進北大荒博物館,看一代代墾荒人如何通過艱苦創業將北大荒變為大糧倉。

  北大荒博物館有這樣一面『牆』,上面鐫刻了12429個名字。他們把青春和生命獻給了北大荒。關於北大荒的故事有很多,我們就從書信中,穿越時光,走『近』北大荒。

  在館內有這樣一封信,上面寫著『我很愛你和你們那一隊同志們,我相信你們能夠在黑龍江畔的墾區插起一面紅旗』。這封信是1958王震將軍寫給當時正在黑龍江參與開發北大荒建設的復轉軍官徐先國的。從1956年到1966年,當時北大荒大規模開發,王震將軍動員十萬復轉官兵開發建設北大荒。

  北大荒博物館社教負責人沈維維:『荒無人煙、野獸出沒、沼澤遍野,冬季的極端溫度能達到零下四五十度,沒有住的地方的他們就砍樹枝,建起了馬架子。』

  在60年代中後期,北大荒迎來了54萬知識青年。這是北大荒開發以來,數量最多、文化程度最高的一支隊伍。他們的到來也給北大荒注入了新的血液。在交通不發達、通信不方便的時期,無數的思念、關心和囑咐都訴諸筆端。參與北大荒建設的支邊青年孫連華的日記本裡,記錄著他每天的日常,他多次寫到『感覺自己真幸福』『正在期待幸福時刻的到來』,通過這些文字可以感受到雖然當時環境非常艱苦,但是知青們的狀態非常積極向上。

  『英雄的父輩……在亙古荒原,把北大荒建成中華北大倉。』這是『墾二代』寫給『老墾荒』的詩句。從一封書信,到一本日記,再到一首長詩,承載著一代代墾荒人的青春和汗水、鮮血和生命,也傳承著不朽的北大荒精神。

  北大荒集團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李陽:『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也希望我們這一代和我們下一代傳承弘揚北大荒精神,把北大荒建設得更好。』

  2021年,北大荒精神被納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70多年來,北大荒累計生產糧食超1萬億斤,為中國人端牢自己的飯碗持續作出重要貢獻。

  參觀者旦增羅布:『我們這一代人就必須循著先輩的足跡,不畏艱難,自強自立,一直繼續努力下去。』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