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黑龍江法院
聚焦『公正與效率』工作主題
以『一要二統三抓實』為工作思路
以『三爭』晉先為工作總抓手
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職責
堅持公正司法,狠抓提質增效
各項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近日
省委《奮斗》雜志刊發19篇稿件
全方位報道新時代新征程中
全省法院始終牢記『國之大者』
不斷回應社會關切的司法實踐
今日起開設『奮斗吧!』專欄
陸續為大家展示
全省法院在推進審判工作現代化中的
工作進展與成功經驗
充分展現全省法院
在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中的
時代風貌

做實『公正與效率』
以高質量司法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
——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習近平總書記對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政法戰線要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堅持黨的絕對領導,忠誠履職、擔當作為,以政法工作現代化支橕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為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堅強安全保障。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牢記囑托、感恩奮進,抓牢提質增效工作主線,在法治軌道上維護穩定、促進發展、保障善治,為黑龍江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提供有力司法服務保障。
一、堅持黨的絕對領導,以司法審判新理念引領司法事業新發展
把以審判工作現代化支橕和服務中國式現代化龍江實踐作為系統性工程來抓,堅持『一要二統三抓實』工作思路,著力強化全省法院審判工作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始終做到黨中央、省委部署到哪裡,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裡。一是堅定政治自覺。把旗幟鮮明講政治作為第一位要求,構建『五牢記、五融合』政治業務融合建設體系,推進政治業務『一院雙考』『一人雙考』,一體提昇乾警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將『從政治上看、從法治上辦』貫穿司法審判全過程各方面,著力把講政治的外部要求轉化為內在主動。二是增強思想自覺。把抓實思想觀念和司法理念現代化擺在重要位置,在服務大局上靠前站位、精准保障,在維穩促治上『抓前端、治未病』,在個案辦理上『如我在訴』、公正司法,在履職方式上能動履職,實現雙贏多贏共贏,著力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在審判領域積極主動、創造性地落實。三是強化行動自覺。把『三爭』晉先作為工作總抓手,推動全省法院爭站位、爭晉位、爭創品牌,激發敢闖敢試的活力乾勁。紮實開展能力作風建設,錘煉擔當務實的優良作風。建立『龍法面對面』督導指導機制,狠抓『九分落實』,以實乾擔當促發展。2023年,41項工作指標位居全國法院前列,工作做法先後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委等主要領導批示肯定17次,25個集體、25名個人、138項工作受到省級以上表彰。
二、緊扣龍江戰略定位,以能動履職新作為服務振興發展新篇章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時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圍繞黑龍江省委建設『六個龍江』、推進『八個振興』戰略部署,能動履行司法職能。一是『保安全、防風險』。堅持治罪與治理並重,把推進輕微犯罪治理作為促進國家長治久安的固本之舉,攜手檢察機關,積極開展涉企合規改革,推進醉駕犯罪預防治理。把防范化解涉穩風險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府院聯動,聚焦涉眾金融、房地產、勞動關系等重點領域風險,審結逾期交付房地產糾紛3983件129.9億元,支持配合省專班完成『保交樓』項目4.51萬套,妥善審理金融糾紛7.17萬件,綜合運用司法政策、司法建議等法治手段,推動涉穩風險『慢撒氣、軟著陸』。二是『優環境、促發展』。圍繞服務保障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實踐地,統籌好司法保護和司法規制,審理知識產權糾紛3408件。積極為危機企業尋找新機,盤活資產145億元。圍繞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保障基地,與9家省直機關聯合制定服務保障意見,統籌推進黑土地保護、高標准農田保護和種業創新保護,強化對北大荒集團等農業『航母』和特色農產品司法支橕,守護『大國糧倉』。圍繞服務保障冰雪旅游度假勝地和冰雪經濟高地,發揮環境資源審判『三合一』優勢,建立30個司法生態修復基地,制發服務保障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20條意見,加強冰雪經濟全產業鏈發展司法供給,全面助力『冷資源』轉化為『熱經濟』。圍繞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統籌依法平等保護,建立涉企案件影響評估機制,對6.5萬餘家企業『活封活扣』『放水養魚』,積極營造更有吸引力、更有競爭力、更加富有活力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三是『抓前端、治未病』。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充分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培育出富有龍江法院特色的『四化四解四到位』訴源治理新模式。『走出去』做實調解指導,把訴調對接的『調』進一步向前延伸,搭建『龍法和』雲法庭平臺,進駐139個縣域以上綜治中心,融入對接1.2萬個社區村屯,開展指導調解2.44萬次,支持打造788個無訟社區(村屯)。『請進來』共促多元解紛,邀請2482家基層組織、8102名調解員入駐法院調解平臺,對接專業性行業性調解組織292個、律師事務所286家,做實更富成效的雙贏機制、多贏探索、共贏實踐。訴前調解糾紛64.05萬件,有效推動大量矛盾前端化解,總收案降幅和民事收案降幅均居全國第一。
三、聚焦公正效率主題,以審判管理小切口做實提質增效大文章
牢牢抓住司法審判這個司法權力運行載體,把管住案作為管住人、治好院的抓手和檢驗標准,著力構建審判工作『大管理』格局。一是從完善體系機制上著眼。優化全省法院機構職能體系和人民法庭布局,推進環境資源審判、知識產權審判、少年審判領域民事、刑事、行政審判『三合一』協同履職和實質化運行,不斷優化司法資源配置。深化一體化管理機制,構建全省法院司法管理質量指標體系,對全省159家法院、5141名法官審判質效情況,定期晾曬通報,加強基層基礎建設,大力開展脫薄攻堅,進一步加強三級法院一體化、標准化建設。構建權責統一的審判權運行機制,認真落實最高人民法院完善閱核工作指導意見,健全院庭長案件『閱核』制度,完善審判監督權責清單161項,院庭長監管率同比提高11%。二是從壓實管理責任上著手。做實審管部門的專責管理,充分利用案管系統實時監控個案的流程節點,持續加大對長期未結、久押未決案件的督辦推進,規范審判委員會工作制度,加強對審委會決議落實情況的督辦。做實法官的自我管理,依托『法答網』、人民法院案例庫等平臺進一步提昇法律適用能力,加強案件辦理的全程訴訟輔導、釋法解疑,著力尋求矛盾糾紛化解的最佳方案,堅決避免『程序空轉』。做實監督考核的結果管理,健全審判質效突出問題督辦問責機制,運用好督辦、約談等形式和案件評查、審務督察、司法巡查成果,及時警示各級法院、法官落實審判和管理責任。三是從加強智慧管理上著力。建成智慧法院數據中心,實現司法大數據的集成匯總,常態化開展數據分析會商,及時研判全省審判工作態勢,實現『數助決策』『數促公正』新跨越。把全國法院『一張網』作為關鍵支橕,健全統計管理、監督檢查和違規問責等數據管理長效機制,更好服務和支橕審判一線。全省法院司法質效持續向好,在最高人民法院新的審判質量管理指標體系中,13項優於合理區間,8項核心指標位居全國法院前十名,4項排名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