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3日訊 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城鄉人居環境日益新。近年來,友誼縣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並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抓實抓靠生態環保各項工作,縣域生態環境質量穩中向好,不僅逐步提昇了城鄉顏值品味,也極大地增加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聚焦責任落實,凝聚工作合力。強化思想引領,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堅持定期學習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傳達重要會議、文件精神,研究生態環保工作,確保在思想上、行動上與中央、省、市保持高度一致;壓實環保責任,先後召開生態環保會議共76次。成立了縣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縣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領導小組等多個議事協調機構,縣級領導帶頭深入一線、靠前指揮、協調解難;健全長效機制,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制定了《友誼縣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責任分工方案》《友誼縣黑土地保護監測和評價項目實施方案》等多個機制,合力推動生態環保工作落實,形成了『以上率下、齊抓共管』工作格局。不斷加大生態環境保護資金投入,縣財政累計用於生態保護、污染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等方面資金達3000餘萬元,為全縣生態環保提供可靠資金保障。
狠抓污染防治,助推高質量發展。突出重點抓改善,紮實開展大氣污染防治。嚴格落實秸稈禁燒要求,連續6年無秸稈焚燒火點。柴油車尾氣抽檢合格率達100%。淘汰取締燃煤供熱小鍋爐43臺,昇級改造生物質鍋爐10臺。完成棚戶區改造,散煤治理550戶。57家餐飲飯館安裝油煙淨化設施。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和聲功能規劃工作;綜合施策促提昇,著力推進水污染防治。嚴格落實『河長制』,加大『清四亂』力度,域內河流、水庫水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整治黑臭水體1處。完成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共排查入河排污口5處,設立標識牌5個。設立水源地保護區標識牌30個,定期開展水源地環境監察,確保群眾用水安全。農村生活污水治理能力持續提昇;嚴守紅線抓保護,不斷強化土壤污染防治。落實涉固體廢物及危險廢物企業環境監管責任,未發現違法現象。全面開展『三堆一場』及建築揚塵等面源污染整治。城鎮綠化率達38%,積極創建國家級園林城市。秸稈綜合利用率達99%。建設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置固定存放點12個,臨時回收點100個,臨時存放桶100個。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86%,規模化養殖場設施配套率達100%。打造高標准示范點11個,以示范引領推動垃圾分類深入開展。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和建築垃圾處置率均達100%。全縣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
築牢監管基石,嚴守生態底線。嚴格執行環評審批,為招商引資指導服務和新進項目把關,全力助推重點項目盡快落地,認真執行環評和環保『三同時』制度;嚴厲打擊違法行為,始終保持生態環境執法高壓態勢,共受理環境信訪案件143件,回復率、結案率均達100%。行政處罰立案163件,共罰款約406萬元,有效遏制環境違法行為;縱深推進督察整改。中央、省級環保督察整改任務已全部按整改時限完成整改。
環境保護,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下一步,友誼縣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決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政治責任,以更強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進一步狠抓落實、提高效能、從嚴執法、服務發展,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再上新臺階,讓綠水青山美麗風景成為高質量發展的美好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