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文化中國行?『大國重器』自強不息
2024-06-16 08:27: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素有『鋼鐵機械城市』之稱的齊齊哈爾,在共和國工業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跟隨記者走進這座擁有豐富工業歷史的城市,一起探尋它的奮斗歷程。

  從『步履維艱』到『活力四射』

  走進通用技術齊齊哈爾二機床有限責任公司,『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的標語時常映入眼簾,這是新中國第一批全國勞模馬恆昌經常說的話。當年平津、淮海兩大戰役正在進行中,前線急需武器,工廠把修復17門高炮閉鎖機的任務交給了車工一組。那時候一沒有圖紙,二沒有工藝,但馬恆昌沒有退縮,發動大家動手測繪畫圖。一次敵機轟炸,一顆炸彈就落在車間旁,廠房內玻璃都震碎了,可馬恆昌仍然堅守崗位。他的模范行動深深影響了組員,大家伙不眠不休齊心協力,硬是提前五天完成任務。

  通用技術齊齊哈爾二機床有限責任公司馬恆昌小組副組長孫小巍:『民主管理、技術革新,還有勞動競賽,是咱們馬恆昌小組三個優良傳統。因為我是馬恆昌小組中的一員,我的榮譽感包括使命感也會更強一些。』

  從『步履維艱』到『活力四射』

  小皮球,架腳踢,馬蘭開花二十一……這首童謠很多人都知道,但是這背後隱藏著一段秘語您知道嗎?它的解讀是:1964年10月6日馬蘭總裝21試驗基地,我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成功!這首童謠是為了報成功而編的,而這枚原子彈的成功與建龍北滿特鋼有著密切的關系。1950年,國家決定在富拉爾基建設特殊鋼廠,企業生產的特殊鋼產品開始了從無到有,從有到強的快速發展,也孕育了『鋼鐵硬骨頭精神』。

  建龍北滿特鋼人事行政部副部長於海波:『像汽車鋼、軌道交通、能源用鋼等各方面涉及國民經濟建設的用鋼,我們都生產。這鋼鐵硬骨頭的精神,從企業建設時期一直到目前的生產過程中,都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新時代是乾出來的!

  生產一輛載重70噸的鐵路貨車要多長時間?不到28分鍾!這是中車齊車公司給出的答案。中車齊車從建廠之初的修車,到建國之初的仿制,再到如今的完全的自主創新,引領了中國鐵路貨車三次昇級換代,技術創新實力由領跑國內走向引領國際。

  中車齊車公司精益數字化轉型辦公室副主任孟令武:『圍繞企業的智能工廠建設,開展數據治理工作和研發數字化平臺方面的建設。中車人的這種接軌世界、牽引未來的信念,指引著我們、支橕著我們。』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