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7日訊(記者 許諾)為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布局,促進人工智能與各學科交叉融合,更好開展『AI+』融通復合式特色人纔培養,加速形成更具引領性的『智能時代人纔培養范式』,6月17日,哈工大揭牌成立人工智能學院。『AI+先進技術領軍班』同時發布,從今年起面向全國招收本科生。

哈工大黨委書記熊四皜表示,哈工大高度重視人工智能學科的發展。作為國內最早開展人工智能領域相關研究的科研單位之一,長期以來,哈工大在人工智能前沿領域開展引領性研究,產出了豐富的學術成果,創造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成立人工智能學院和『AI+先進技術領軍班』是學校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賀信精神的重要探索,也是學校立足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開闢高質量發展新賽道的創新舉措。
熊四皜就下一步推動人工智能學院高質量發展作出3點部署。一是充分發揮『尖兵』引領作用,領跑人工智能領域創新發展。要緊扣強國重大戰略需求,充分發揮人工智能高溢出性、強帶動性特征,超前布局一批富有前瞻性、獨創性、系統性、戰略性的人工智能領域重大科技方向,全面提昇跨學科、跨領域科研力量整合發力能力,推動更多科研攻關從『解決單點式關鍵核心技術』向『提供系統級解決方案』轉變,打造學校科研攻關新『王牌』。
二是深入探索傑出人纔培養之道,打造人工智能頂尖人纔培育高地。要精准把握人工智能技術多樣化發展趨勢和高速迭代的發展特征,錨定學術大師、工程巨匠、業界領袖和治國棟梁四類傑出人纔培養目標,面向全球學術界和產業界精准匯聚人工智能領域『大師級』人物和青年領軍骨乾,以顛覆性思維深謀變革之路,以創新性探索厚植引領之能,加速培養適變、應變和創變的拔尖創新人纔,構築服務國家需求和發掘個人潛能並舉的人工智能頂尖人纔培養成長新生態。
三是持續深化產學研深度融合,以前沿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創新。要在推動科研創新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下功夫,緊緊抓住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轉型昇級的重要契機,精准分析科學技術與市場需求的互融互促規律,用好學校同關鍵領域龍頭企業、科技領軍企業多年積累的深厚合作基礎,強化以行業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為導向的科學研究,持續推動學校學科優勢、人纔優勢、創新優勢向行業產業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平臺優勢加快轉化,打造學校推動『四鏈』深度融合的『新樣板』。

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吳文俊人工智能科學技術獎』最高成就獎獲得者、哈工大首屆人工智能班班主任高文,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全球TOP 2%頂尖科學家、AIRS計算機視覺中心主任、1980級校友張大鵬,百度首席技術官、『國家卓越工程師』稱號獲得者、1989級校友王海峰,深圳開鴻數字產業發展有限公司CEO、鴻蒙系統奠基人、1989級校友王成錄,樂聚(深圳)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兼創始人、哈工大計算學部研究員冷曉琨等視頻祝賀哈工大人工智能學院揭牌、『AI+先進技術領軍班』發布。
揭牌儀式後,來自阿裡雲、商湯科技的專家分別作主旨報告,介紹了人工智能領域的前沿探索與最新進展。
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起步早、涉足深、特色鮮明。作為國內最早開展人工智能領域相關研究的科研單位之一,早在1958年就研制出了中國第一臺『能說話、會下棋』的數字計算機,產生了國內第一個語句級智能拼音漢字輸入法、國內首個全自動構建的中文知識圖譜......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聲、圖、文』為核心的人工智能學科特色,並在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智能控制、機器人等領域形成了比較完善的技術體系,在人工智能領域培養出了一大批教學、科研和產業人纔。
哈工大繼2023年設立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領銜並擔任班主任的人工智能班後,2024年又新設立『AI+先進技術領軍班』,致力於培養具備開闊國際視野、深厚社會責任感、引領未來發展的AI領域傑出人纔,使之成為AI領域的學術引領者、行業領軍者和戰略領導者。
培養特色一:AI+X學科交叉復合厚植數理基礎,多學科學術導師引領,人工智能與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等學科全方位滲透、融合,推動『AI+X』跨界創新人纔培養。
培養特色二:AI+項目雙驅融合教學注重原始創新能力培養,強化『課程+項目』雙驅互融,實施縱橫貫通、逐級挑戰的項目式學習,拓展AI領域傑出人纔的個性化、進階式培養路徑。
培養特色三:AI+名企產教深度融合依托國家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創新平臺,聯合行業領軍企業深化產教融合,共同打造『高校-企業-政府』AI人纔培養的生態圈。
培養特色四:AI+名城跨域資源賦能采取靈活多樣的培養方式,校本部與深圳校區間實施『2+2』『3+1』『4+0』自主選擇,利用不同校區的區域優勢,為學生發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與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