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興。正在火熱報名中的2024年湖北省網絡文明建設創新實踐案例宣傳展示活動,設置的案例征集類別就包括網絡空間道德建設類。該活動由省委宣傳部(省文明辦)指導,省委網信辦、省教育廳、省文旅廳、省總工會、團省委、省婦聯共同主辦,荊楚網(湖北日報網)承辦。近年來,我省各地各部門以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為抓手,積極助推正確的道德取向成為網絡空間的主流,取得了系列成果。
楷模在身邊,『群星』閃耀荊楚
近年來,湖北省文明辦每年都會開展『湖北好人』宣傳推選活動,通過組織發動廣大群眾參與推薦、評議、學習、宣傳身邊的凡人善舉,廣泛發掘身邊好人、宣傳好人好事,培育好人文化、弘揚好人精神,營造推薦好人、點贊好人、學習好人、宣傳好人、關愛好人、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系列報道獲湖北日報、極目新聞、荊楚網、湖北文明網等權威媒體和平臺報道,每季度公布的『湖北好人』更被百家號、搜狐號、抖音號、網易號等自媒體廣泛關注和傳播,形成矩陣化傳播效果,為建設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提供精神動力和道德滋養。
『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一個民族源源不斷湧現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師則是民族的希望。』2023年,湖北省教育廳探索實施『荊楚好老師群星計劃』,各地各校聯動『師生家校社』,共同開展『尋訪荊楚好老師』系列活動,共同營造『學習荊楚好老師』熱烈氛圍,激發好老師不斷湧現的群星效應。
他們中,有矢志科學報國、培養拔尖創新人纔的『大先生』——我國光纖傳感新技術的領軍者姜德生院士;有服務鄉村振興、推進產教融合的『職教人』——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譚愛;有關愛特殊群體、引領盲童孩子成長的『點燈者』——武漢市盲童學校心燈教師團隊,他們如夜空裡的一束光,陪伴特殊孩子成長……系列報道引發光明網、中國教育新聞網、湖北日報、極目新聞等權威媒體競相轉載,形成『校校有典型、榜樣在身邊、人人可學做』的局面。
此外,武漢大學、中南民族大學、武漢紡織大學等高校,通過校園官網設立『時代新人說專欄』『三全育人專欄』『紡大人物專欄』等,專題聚焦校內優秀學生代表、優秀教師代表、優秀班級、優秀寢室等先進學習模范,有助於校內形成良好的校風學風和比學趕超的高校氛圍。
網絡公益行,匯聚正能量
2023年9月,由湖北省慈善總會聯合湖北日報共同發起的湖北省首屆慈善文化沙龍在武漢舉辦,沙龍以『共同締造慈善有我』為主題,通過深入探討慈善文化的內涵和意義,在慈善理論研究和慈善文化傳播上邁出堅實的一步,激發社會各界的慈善熱情,推動慈善事業高質量發展。
同月,麻城市啟動『2023活水計劃—樂享夕陽守望幸福』項目,弘揚公益慈善大愛精神,引導和動員社會各界通過公益慈善捐贈,為空巢留守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近年來,麻城市積極塑造新時代孝善文化,確定『孝善麻城』的城市品牌定位,連續6年開展『孝善之星』評選,組織『孝善之星』百姓宣講團,走進全市機關單位、學校作巡回事跡報告,營造濃郁的『學孝善、傳孝善、行孝善』氛圍;全市機關單位都開辦了『孝善講壇』,社區街道和鄉鎮村組建立了『微孝善超市』,在麻城,孝行善舉蔚然成風,孝善文化廣為傳播。
香糯可口的羅田板栗、肉質香嫩的大別山牛肉、香鮮爽口的恩施玉露……2023年5月9日,湖北省首屆林特產品網絡公益直播活動在黃岡市羅田縣燕兒谷舉辦,6位網紅主播為32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的數十款林特產品直播帶貨,湖北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王昌友現身直播間推介林特產品。其中,藍莓市場價每斤200元,直播間價格每斤僅80元。為確保藍莓品質,對藍莓進行疏果,使果實顆顆飽滿、粒粒香甜。截至當天18時,成交人數2.3萬人,金額160萬元,引來105.7萬人次觀看。
荊楚大地處處綠水青山,繁茂的森林裡,生長著難以計數的『天然寶貝』。如何把這些優質林特產品送出大山卻成了難題。此次集中開展網絡公益直播帶貨活動,開創了林草系統直播帶貨的先河,也為提高湖北林產品的知名度,推動湖北林特產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國、走向世界奠定了良好基礎。#廳長現身直播間為湖北林特產品帶貨#微博話題閱讀量200餘萬,向上向善的網絡文明力量在這裡凝聚。
2024年湖北省網絡文明建設創新實踐案例宣傳展示活動報名時間為即日起至6月30日,歡迎各黨政機關、人民團體、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公益組織、志願服務組織、新聞媒體、商業網站平臺、自媒體等報名參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