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赫哲族的聚居地之一,東極撫遠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源遠流長,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東極撫遠的『手藝人』紛紛『亮家底』,讓傳統文化走出『深閨』。
赫哲族依山傍水而生,魚皮文化作為赫哲族三皮文化之一,也是國家級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小小的魚皮在傳承人的手中變換出不同的表現形式,魚皮貼畫、魚皮衣、魚皮花卉以及經過創新演變而來的魚鱗畫、魚骨粘貼畫,為展現東極風采,心靈手巧的傳承人還用魚皮做出了栩栩如生的黑瞎子和蔓越莓。黑龍江省級非物質文化傳承人王桂榮表示,蔓越莓魚皮畫制作的時候比較復雜,要先用濕魚皮包裹出形狀,再上顏色,這也是今年的文創產品之一。
勤勞勇敢的赫哲族人民能歌善舞,就地取材制作的民族樂器演奏出歷史的旋律。杜吉格、空康吉、魚皮鼓、沙錘吸引著來往的群眾駐足觀看。佳木斯市級赫哲族傳統樂器制作傳承人尤金寶驕傲地表示,杜吉格這種樂器以模仿大自然的聲音為主,已經被中央民族樂團收錄為赫哲族唯一代表性樂器。
除了讓人眼花繚亂的非遺展品,還有拓印和鑽木取火等文化體驗項目供大家打卡,吸引了不少孩子的關注和參與。
東極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從無到有、從有到優,非遺項目也實現從0項到130項的跨越,目前撫遠市現有省級傳承人8名,市級傳承人22名,縣級傳承人150名,文化傳承事業不斷迸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