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省法院  >  法院動態
搜 索
奮斗吧!| 築牢黑土地司法保護屏障
2024-06-27 15:08:52 來源:黑龍江法院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近日

省委《奮斗》雜志刊發19篇稿件

全方位報道新時代新征程中

全省法院始終牢記『國之大者』

不斷回應社會關切的司法實踐

  今日,持續關注『奮斗吧!』專欄之八黑龍江法院

  築牢黑土地司法保護屏障

 築牢黑土地司法保護屏障——黑龍江省農墾中級法院
 

  黑龍江省地處東北黑土地核心區,現有耕地2.579億畝。其中典型黑土耕地面積1.56億畝,佔東北典型黑土區耕地面積的56.1%。廣袤優質的黑土資源是黑龍江省當好國家糧食安全『壓艙石』的根基所在,也是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實現糧食生產『二十連豐』、糧食產量連續13年穩定在400億斤以上的底氣所在。2023年以來,黑龍江省農墾中級法院(以下簡稱農墾中院)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托,構建『全周期、全要素、全鏈條、全領域』的『四全』司法服務和保障體系,切實築牢黑土地司法保護屏障,為確保黑土地總量不減少、功能不退化、質量有提昇、產能可持續貢獻司法力量。

  一、司法保護高標准農田建設,確保黑土地總量不減少

  黑龍江農墾系統在屯墾戍邊、發展生產、支援國家建設、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形成了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高、規模化特征突出、產業體系健全的獨特優勢,是國家關鍵時刻抓得住、用得上的重要力量。農墾中院牢固樹立恢復性司法理念,准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黑龍江省黑土地保護利用條例》,在司法辦案中一體推進懲治犯罪、追贓挽損、修復環境等工作,凝聚司法之力保障糧食生產能力,在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方面實現了法律、社會和生態的有機統一。強化遏制耕地『非農化』的司法職能。依法審結刑事案件31起,追贓挽損250.86萬元。在審理被告人石某某非法佔用農用地一案中,秉承『破壞者修復、損害者賠償』的司法理念,在依法定罪量刑的同時,判令被告人承擔取砂地塊修復責任,通過『刑罰+修復』的責任承擔方式有效遏制耕地『非農化』。深化防止基本農田『非糧化』問題的司法保護。健全種糧農民收益司法保障機制,妥善審理農業承包合同糾紛、相鄰污染侵害糾紛案件42起,有效化解相鄰藥害引發的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8起、挽損受害作物300餘畝,有效穩定糧食生產,依法保障農民種糧合理收益,守住國家糧食安全生命線。助推『耕地撂荒』『違法搶種』等問題的源頭防治。因地制宜建立矛盾調處中心9個、矛盾調處站52個、矛盾調處室153個,並設立訴前調解團隊19個、執前調解團隊7個,源頭化解土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等糾紛613件,促推『耕地撂荒』『違法搶種』等糾紛多元化解、一站式解決,嚴守黑土地保護紅線。

  二、司法保護生態環境全要素,確保黑土地功能不退化

  農墾中院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雪全要素協同保護和系統治理,探索創新符合黑土地生態環境保護特點的裁判執行方式和經驗。推進環境資源審判『三合一』實質化運行。嚴格落實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三合一』歸口審判機制,由具有專門知識的人民陪審員參與組建『3+4』審判合議庭,審結破壞林地等環境資源刑事案件17件、判賠損失95.05萬元、恢復植被58.73萬平方米。促進刑事追訴與民事賠償、行政履職依法協同,向社會傳遞『環境有價、損害擔責』的強烈司法信號。打造黑土地司法保護品牌集群。加強對化肥農藥過量、白色污染、水土流失等方面的司法治理,構建源頭預防、過程控制、損害賠償、責任追究的黑土地保護體系,著力打造『北緯47°環資司法保護帶』『守護黑土糧倉』等黑土地生態司法保護品牌。健全綜合司法保護協作配合機制。立足司法審判推動生態環境綜合治理,聯合轄區環保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公安局、檢察院等相關部門召開環境資源保護聯席會議,深化協調聯動、加強信息共享、統一法律適用,著力形成轄區黑土地協同保護合力。

  三、司法保護農業生產全要素,確保黑土地質量有提昇

  農業生產涉及耕地、種子、農藥、肥料、農機、農資、農服、勞動力等多個要素,每個要素都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也與黑土地質量提昇息息相關。農墾中院聚焦農業生產全要素,在司法服務黑土優品『種得上』『產得出』『供得優』上出實招、做實功、求實效。司法服務種業振興。依法嚴厲懲治生產、銷售假冒偽劣種子犯罪,做實種業技術知識產權保護,綜合運用刑事制裁及民事懲罰性賠償制度打擊種業侵權行為,健全涉種業糾紛快速化解機制,保護種子這一農業『芯片』。依法審結北大荒墾豐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與馬某等人侵害商標權糾紛案,在追究刑事責任的同時對侵權人適用懲罰性賠償,有力維護轄區種子安全、糧食安全,該案例入選2021年黑龍江省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司法保障農資安全。加大對農藥、獸藥、肥料等的司法保護力度,依法懲治制售假肥料、假農藥等偽劣農資犯罪行為,助力農藥化肥減量增效。聚焦黑土地污染問題,對轄區近五年內因無人機藥害引發的財產損害賠償糾紛案件進行深入分析,向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提出綜合治理類司法建議,制發《『一攬子糾紛』預防化解方案》,助力轄區農戶規范植保無人機噴灑作業,得到北大荒農墾集團有限公司黨委高度重視,並以文件形式在全墾區推廣運用。司法保護農機設施。妥善審理涉農機買賣、租賃、修理、保管、作業服務等合同糾紛案件,准確履行合同解除、補救及違約責任承擔,最大限度降低保全措施和強制執行措施對農機作業和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兩級法院對農機設施采取『活封』『活扣』措施24次,制發涉農案件白皮書,發布某合作社、王某農機作業服務合同糾紛等典型案例,確保農忙時節農機正常作業活動。

  四、司法保護全周期農時農事,確保黑土地產能可持續

  黑龍江墾區四季分明的氣候特點和一年一熟的作物熟制決定了發展現代化大農業要搶抓農時。農墾中院針對農業生產的周期性、季節性特點,在春耕、夏管、秋收、冬藏等重要節點,在保障種植戶不誤農時農事上持續開展精准司法服務。堅持公正審判與農業生產『兩不誤』。持續深化『四全』司法保障體系建設,賡續推進『法治護航春耕備耕、夏耘夏管、秋收保豐、冬儲冬藏』專項行動,有序開展農墾法院『二十四節氣』系列司法護農宣傳活動,累計開展預約立案、網上立案、上門立案,在線訴訟、在線調解、在線運行『三立案』『三在線』服務1.41萬件,不斷提昇司法服務工作質效。堅持錯時服務與上門服務同步開展。針對轄區點多、線長、面廣的地域實際,在農忙時節開展『田間法庭』『車上法庭』『假日法庭』等錯時巡回審判服務280次、涉農普法宣傳420餘次,發放宣傳資料13000餘份,讓司法服務更便捷高效。堅持強制執行與善意文明執法一體推進。連續開展『春雷、夏雨、秋風、冬雪』涉農執行專項行動,用好執行和解和預處罰機制,實際執結案件5351起,有效保障農業生產資金12.34億元,最大限度降低保全措施和強制執行措施對農業生產的不利影響。

責任編輯:郭麗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