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親不如近鄰
但是現實生活中
難免因為瑣事產生矛盾
相鄰權糾紛一直時有發生
如何解決纔能讓雙方都滿意?
看來還得法官出手
李某家住伊春市南岔縣某平房區域,經營魚塘生意20多年,昔日的鄰居們早已紛紛搬離,只剩下李某家和從事白酒釀造生意的孫某一家還居住於此。早年間,兩家關系和睦。但近年來,由於老房子拆損及自然地勢問題,一到連雨天氣,雨水就會從地勢較高的孫某家灌至地勢較低的李某家院內,兩家一直因排水問題糾紛不斷。
恰逢近期連日降雨,積水時常淹沒李某庭院及住房牆角,甚至『殃及池魚』,不僅嚴重影響李某房屋院牆的安全,還造成大量魚苗死亡,損失較大。李某多次與孫某溝通,欲在孫某家門前開通排水溝,連接至附近的小河內,遭到孫某拒絕,糾紛經社區、網格員、街道派出所等多次協調,始終未能平息。李某無奈,找到法官幫助調解。


為盡快解決糾紛,修補鄰裡關系,法官協同轄區民警、社區網格員冒雨前往現場進行實地勘察,組織李某和孫某進行面對面溝通。
李某:
『這裡以前每家門前都有一條排水溝,你擴建房屋時把自家門前路面墊高,排水溝都給堵死了,現在雨水全部灌進我的院子和魚池裡了!我這魚都被他家衝過來的酒糟毒死了,我就靠魚塘生活呢,這不是要斷了我的經濟麼!』
孫某:
『淹了你就把自己院子也墊起來,這地勢問題,自古如此,積水往你家方向流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怎麼現在又賴我把你的魚弄死了?這是我家的院子,憑什麼你說挖就挖!愛去哪裡告就去,在我家門前挖溝就是不行!』
調解過程中,李某與孫某發生了激烈的爭吵,矛盾激化。法官見雙方欲發生肢體衝突立即將雙方分開,安撫各自情緒後,以『背對背』的方式分別與李某、孫某進行溝通。法官耐心聽取各方的擔懮和委屈,從事實、情理、法律三方面引導當事人理性解決糾紛,並建議調解團隊采用輪番勸導方式。
法官在充分掌握事實的基礎上從法律角度出發,向雙方普及相鄰權、排除妨害、財產損失等法律法規。轄區民警向雙方闡明發生衝突的後果及利害關系,並就具體排水措施實施細節與雙方進行溝通。網格員本著『和為貴,鄰為親』的原則,從鄰裡和睦的重要性方面做雙方當事人的思想工作。調解團隊提出了多種切實可行的排水方案,耐心對雙方進行說和勸解。
在輪番勸解下,雙方逐漸冷靜並開始對如何挖掘修繕排水溝問題進行溝通。最終,雙方各讓一步達成共識,李某在不影響孫某及往來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在公共區域內挖掘修繕排水溝。
民生無小事,事事連民心
一頭連著基層治理的『安全指數』
一頭連著家家戶戶的『幸福指數』
南岔縣法院通過聯合調解
成功將鄰裡糾紛止於未訴
是貫徹落實『一要二統三抓實』
工作思路的生動實踐
是構建『四化四解四到位』
工作要求的有力之舉
將矛盾消解於未然
將風險化解於無形
將司法服務送到群眾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