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向『新』而行 點燃高質量發展引擎
2024-07-03 10:15:57 來源:東北網-黑河日報  作者:常華 王彤 高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編者按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北安市主動融入和服務我省構建『4567』、黑河構建『335』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取得積極成效。本報今日起推出『走進北安看新質生產力系列報道』,展示北安探索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

  生產一罐質量過硬、乳蛋白比例高、營養易吸收,且生產流程可溯源的奶粉需要多少道工序?

  『我們生產一罐這樣的奶粉需要67道工序,還離不開一項核心技術——乳清脫鹽技術,這是我們用三年時間自主研發的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說起這項技術,在北安宜品努卡乳業有限公司工作19年的生產經理王寶生滿臉自豪。

  王寶生介紹說,乳清脫鹽是能夠解決乳粉產品滋生氣味、蛋白變性、脫鹽率等問題的重要技術,運用該技術的脫鹽乳清粉是嬰幼兒配方乳粉的主要原料。這項技術不僅解決了企業的生產需要,更是打破了國內羊乳行業脫鹽乳清粉長期依賴國外進口的局面,為國產羊奶粉的發展突破了重要技術瓶頸。

  經過淨乳、殺菌、標准化配料的乳液通過管道自動進入濕法生產車間。『這是噴槍和乾燥塔,風機將熱風吹入塔內與液態小霧滴交換後形成奶粉……』工作人員在電腦前向記者介紹濕法加工的過程,這十幾道工序都無須人工操作,全部由數字化技術搞定。

  在北安,實現數字化自動化生產的企業不斷湧現。『我們大力支持企業創建省級數字化示范標杆企業、省級數字化智能車間,實施降本增效技改,持續賦能增產擴能。』北安市工信局工作人員戰海波說,目前,北安已建成4個數字化(智能)車間,2家數字化標杆企業,3家質量標杆企業,2家企業獲工信部組織的互聯網(5G)+工業應用三等獎,獲批國家級綠色供應鏈、國家級綠色車間、省級技術中心的企業各1家。

  走進北安華生食品有限責任公司真空玉米數字化標杆車間,一箱箱加工好的鮮食玉米正進行恆溫靜置。『我們這條生產線從清洗、消毒、到漂燙、包裝全部自動化,1700餘平方米的車間只需要六七個人操作,通過無死角監控監督規范操作。』集團總經理張玉濤說,『由於市場前景看好,我們今年正擴建廠房,研發新品,將來的生產線將更先進、更智能。』

  在北大荒親民有機食品有限公司有機面粉的車間,通過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換代的智能化生產線,實現傳統生產工藝向數字化、智能化迭代昇級。『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傳感技術、以及物聯網技術全面覆蓋,達到了生產過程的全面智能化和遠程管控,實現了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質量可追溯。』公司經理於國慶介紹說。

  記者在北安市發改委了解到,為構建具有北安特色現代化產業體系,北安市主動融入和服務我省構建『4567』、黑河構建『335』現代產業體系,加速構建農副產品精深加工、現代商貿物流、新能源綜合利用和新質生產力『2+1+1』現代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數字化發展,加快形成更多新質生產力,點燃高質量發展新引擎。

  『這個多功能刮道機,是由一個四路的液壓單元和一塊電瓶磁阻組成,可以用遙控器調整刮板左右旋轉清掃,咱這個鏟板是帶傾角的,刮砂、土、泥、雪,隨意調整角度……』在北安市潔效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侯大勇如數家珍地介紹他研發的國家級專利產品。

  這家主要生產清雪設備的公司成立不到兩年,已成功申報4項國家級實用新型專利,還有4項正在審批,產品除滿足東三省市場外,遠銷新疆、內蒙古、河北等省,還銷往俄羅斯。

  戰海波告訴記者,北安的金慧玲農機精量免耕氣吸式播種機技術水平位居全國前列;恆遠農機自主研發芸豆起撥機填補了我國小型拖拉機配套空白,打入俄羅斯市場,已簽訂2000萬元農機貿易訂單;中帛集團『智慧農機』加工制造項目已開工建設,年可生產200—280馬力無人駕駛輪式拖拉機及無人駕駛配套農機1.5萬臺(套)。北安已湧現出一批具有創新主體意識的裝備制造業企業。

  產得好還要賣得好。走進北安數字經濟產業園,一座三層樓的北安市電子商務市級公共服務中心十分亮眼。這裡是一個品牌推廣、電子商務平臺、網絡直播、物流倉儲建設等服務於一體的集成地。

  入駐該中心的鑫美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負責人張雷說:『我們是三家公司聯營,把前端直播、文藝創作和演出、後臺運營技術幾種業態合並,以做網紅直播帶貨的數據作為企業背書,增強技術運營的實力和吸引力,將部分經營所得投入到AI語言編寫、終端開發等業務上,現在AI建模業務已經與深圳滾石科技達成長期合作。』

  北安市以科技創新賦能高質量發展,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2023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36.7億元,在全省縣級城市中排名第17位;同比增長4.0%。今年一季度,地區生產總值實現28.4億元,同比增長3.3%。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實際利用內資分別同比增長0.3%、39.5%、0.75%、158.5%、40%。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