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在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趙光農場大豆良種試驗示范基地內,成片的大豆苗茁壯成長,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景象。去年,農墾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選育的優質大豆品種『墾豆68』,以畝產438.7斤的成績在多家育種單位提供的27個同熟期品種中一舉奪魁,較當地主栽品種增產15.3%。今年,育種專家們將繼續在這裡進行新一輪的高產攻關試驗。

北大荒集團緊緊圍繞國家種業振興戰略,堅持以市場為主體、需求為導向,持續開展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全力打造農科教、產學研、育繁推一體化的北大荒種業發展模式,從源頭提昇糧食產能,堅決維護好國家糧食安全。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改善農作物品種是提高糧食產量的重要出路,也是打贏種業『翻身仗』的有力武器。近年來,農墾科學院針對黑龍江省目前育種目標單一、高產優質品種不足的問題,采用生物育種和分子標記輔助選擇技術,精准快速地實現了優良基因聚合,縮短了育種年限,提高了選擇效率,為集團大豆優質生產提供了有力的品種保障。
歷經三代科研人員的不懈努力,農墾科學院共培育大豆新品種91個,主要以黑龍江省第二、第三積溫帶為主,50個品種已獲得植物新品種權並進行轉化,共獲成果轉化收益近4900萬元。『墾豐17』『墾豆94』和『墾科豆17』憑借高產穩產、優質穩質、抗病耐逆等特點,實現了產量、品質雙提高,較當地主栽品種增產5%以上、蛋白質或脂肪含量提高1%?2%,解決了我省西部和北部大豆主產區抗旱品種稀缺的困境。
作為種業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北大荒集團采取南繁北育的科研育種方式,縮短種子育種進程,對科研育種工作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促進糧食生產和農業發展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意義。

近年來,墾豐種業高度重視種子繁育工作,緊緊圍繞北大荒集團發展戰略,充分利用種子繁育基地,錨定種子『卡脖子』技術問題開展科技攻關,努力打造北大荒專屬品種,為北大荒建成農業領域航母提供科技保障。目前,墾豐研究院及各區域13個育種站擁有育種試驗基地3000餘畝,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北京等地。
『南繁可以加代縮短育種周期,擴繁珍稀資源,通過配制雜交組合,培育出北方不容易完成的組合類型。』墾豐種業大豆研究院院長胡喜平說,墾豐種業育種歷史可以追溯至20年前,近年來,已完成大豆雜交組合材料2000餘份,助力北大荒糧食豐產豐收。
一粒粒小小的種子,承載著農業發展的大希望。今年,曙光農場紮實開展大豆產能提昇工程,完善大豆良種繁育基地基礎設施,並有效依托項目促進農場與農墾科學院進行戰略合作,通過開展良種科研聯合攻關、加大科技支橕力度、強化制種基地基礎建設、擴大良種繁育規模等措施,提昇大豆產量和效益,提高大豆自給水平,不斷完善供種體系、保障供種安全。
>

『我們農場68%的耕地都含有白漿土,土壤結構性差、糧食產量低。通過對「東生51」「東生19」「東生22」等高蛋白大豆品種進行試驗示范,「東生22」以平均結莢35個、畝產實收達到200公斤的好成績被廣泛推廣應用。』曙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艷亮說。
如今,隨著北大荒集團持續推進與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等高校、科研機構、高科技企業合作,集中力量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控風險,已形成高效的關鍵核心技術集中攻關體制和組織體系,為加快推進種業振興,實現種業科技自立自強、種源自主可控提供了支橕。
未來,北大荒集團將重點圍繞育種關鍵技術和體系,開展育種關鍵技術研究、高效育種技術體系創建、種質資源精准評價創新及農作物重大品種選育等『卡脖子』技術攻關和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深入推進現代種業提昇工程,切實強化民族種業振興的使命擔當,奮力實施墾豐種業『百億營收工程』,為打贏種業『翻身仗』貢獻北大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