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7月4日訊 記者在虎林市防汛抗旱指揮部了解到,目前,烏蘇裡江虎林段水位已經回落到接近保證水位。7月3日,記者在位於虎林市虎頭鎮的江濱公園烏蘇裡江起點處看到,江面水流平穩,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在景區內打卡拍照,盡享夏日烏蘇裡江畔的清涼暢快。
虎林市防汛抗旱指揮部的工作人員說:『雖然這次烏蘇裡江虎林段汛情出現歷史最高水位,但由於我們做了充足的准備工作,沒有出現任何險情。』虎林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副總指揮黃建國說:『「三圖、五早、七個表」是我們建立的防汛應急響應工作機制,更是這次防汛工作的制勝法寶,非常科學實用,防汛效果很好。』
處驚不變、自信從容的底氣來自於防汛前期的充分准備,在這次防汛過程中,虎林市及時研判汛情,提出科學應對措施,確保了防汛各項工作有力推進。
6月25日晚,根據雨情、水情,虎林市將防汛四級應急響應調整為二級。早在虎林進入四級應急響應時,虎林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就在充分總結去年防汛經驗的基礎上,迅速繪制『三圖』,即抗洪搶險作戰圖、交通指揮圖、水位流量監測圖,掛圖作戰,壓實責任到人,依圖調度施策,每天動態調整。
黃建國還向記者介紹了『三圖』的具體作用。抗洪搶險作戰圖是根據地勘資料和去年烏蘇裡江汛情實際,提前標注了24個風險隱患點及責任人名單,平時排查除險,遇緊急情況可以通過作戰圖開展應急處置工作,實現『一點預警,多點聯動』『一處受災、群策群防』;交通指揮圖是確保戰時能夠立即啟動應急調運,為車輛、機械、人員以及搶險物資輸送到堤防一線打通快速通道,這次當地在交通指揮圖中科學設置防汛保工路段和14個會車點、6個搶險物料堆放點、2個備用儲料點、2個防汛物資臨時存放點;水位流量監測圖,及時演算洪水形成和演進過程,增設10處臨時風險觀測點,4小時一報江河水位,2小時一報超汛限水庫水位,為會商決策及人員轉移搶時間。
6月29日早4時,烏蘇裡江虎林段水位達到歷史最高值57.99米,由於前期准備工作充分,洪峰順利過境,沒有出現險情,這得益於當地的『秘密武器』——『七個表』。
據工作人員介紹,『七個表』是根據平時的工作經驗和市委領導部署安排形成的一種汛時常態化的工作機制。包括雨情表、防汛物資設備儲備前置表、風險隱患排查及應對處置表、危房人口轉移表、水庫和泄洪區水位表、江河水位表和防汛保工道路維護表。這七個表是動態的,根據設置的項目,各相關部門各司其職,每天動態更新內容。參與防汛的水務局、交通局、應急局等部門工作人員紛紛表示,這『七個表』太實用了,根據這些表,下一步工作該做什麼,該怎麼做,一目了然,減少了溝通成本,縮短了反應時間,為防汛工作爭取了更大的主動。這也是虎林市防汛工作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創新做法。
虎林市委常委、副市長王青說:『在此次防汛工作中,虎林市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將防患未然的思想貫穿於防汛各個環節,在具體工作中堅持形勢早研判、措施早調度、風險早排查、隱患早處置、人員物資早保障「五早」措施,等汛情真正來臨時,我們能夠秩序井然,有條不紊,從容面對防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