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龍江將傳統制造業數字化改造,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抓手穩步推進。通過技術改造,數字車間、智能工廠規模不斷壯大,傳統制造業正在煥發新動能。

在通用技術集團哈爾濱量具刃具有限責任公司的數控加工車間,正在生產一批出口德國的高精度數控刀柄。德國的精密加工產品全球聞名,不過,通用技術哈量公司卻憑借兩大法寶,硬是在與德國制造掰手腕中勝出。
通用技術哈量公司數控刀具廠副廠長於海宏:『保持高精度高水平的制造,纔能保證出口德國,刀柄的精度能達到3個μ。制造成本比較低,價格上比較有競爭力。』

通用技術哈量公司在量具量儀、精密刀具等檢測領域處於行業領先地位。經過持續技術改造,企業打造了數字化加工車間,實現數控車床、立式加工中心、桁架機器人等設備的數據互聯互通,所有工序串珠成串後,可以用最少的人,生產最好的產品。
通用技術哈量公司數控刀具廠副廠長於海宏:『原先的生產叫單機數控化加工,加工完一件一個批次,要人工推到下一個工序,現在通過數據管理各個工序、加工的工位可以減少四分之三的人,整個效率提昇百分之三十,整個產能也有大幅度提昇。』

數字化車間還為老企業增添了新動力。在數字化改造之前,生產了我國第一塊電能表的黑龍江省電工儀器儀表公司,制造效率不高,一條生產線,100多人忙活1小時只能產100塊表。現在,24道自動化工序代替了人工。
黑龍江省電工儀器儀表公司生產制造部負責人孫宇:『我們整條線上運行也就是十個人,每個小時能產300塊表,生產量提高了接近三倍。改造之前成品率可能也就是在60%到70%左右,現在改造完以後能接近百分之百。』

目前,省電工儀器儀表公司具備每年交付100萬只單相智能電能表的生產能力。電能表關乎千家萬戶的電費計量,對准確度和可靠性要求極高。在這裡,每一塊表都需要經過十六道嚴格的檢測工序,高分辨率的工業相機和先進的智能視覺算法就像給檢測設備安上了『電子眼』,每一個細小的瑕疵都無處遁形。未來,企業將向建設智能工廠方向邁進。
黑龍江省電工儀器儀表公司副總經理李佳燚:『它也是完全可追溯的,整個的產品出去之後,到用戶那裡之後,最後如果出現任何相關的問題,我們是可以追溯到相關環節,對以後我們整個產品的工藝提昇,產品改進有非常大的幫助。』

近年來,黑龍江省接連出臺《千企技改專項行動》《加快推動制造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若乾政策措施》《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的若乾政策措施》,以政策引領,加快裝備制造業『智改數轉網聯』數字化改造進程。今年,省工信廳新認定省級數字化車間51個,智能工廠5個,正在開展相關政策兌現工作。截至目前,黑龍江合計認定省級數字車間316個,智能工廠19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