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漫畫中的情節絕非空穴來風
而是映射了社會現實
我們將直擊真實案件
看此類騙術如何
在生活的舞臺中上演
小編在此提醒大家
從中吸取教訓
增強防范意識
方能守護夢想與未來
案件回顧
『你放心,我有關系,這事包在我身上』『只要錢到位,就沒有上不了的學……』如果你聽到這樣的話,可要當心了!
又是一年畢業季,許多家長和畢業生正因為昇學、求職的事情焦頭爛額,有的不法分子則趁機設計圈套,利用家長和學生的急切心理,虛構事實,誇大能力,以『找工作、找學校』的名義實施詐騙,不少人因此落入陷阱。
近日,大慶高新區法院就審結了這樣的一起『大能人』包辦擇校與包辦工作的詐騙罪案件,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孫某有期徒刑九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

一口價包辦理入學?
一人被騙走15.5萬元
被告人孫某能說會道,但沒有固定工作和收入。其平時就愛吹牛,謊稱自己認識多名領導,以此制造假象,讓別人認為其有幫助他人辦事的『超能力』。2021年6月,被告人孫某通過朋友介紹結識了被害人相某,並在接觸過程中知悉對方孩子高考很不理想,上不了好的大學,正在為此發愁。
見此情形,被告人孫某謊稱自己認識一些名校的校長,可以幫助其子女辦理高考昇學擇校一事,但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為了孩子能上好的大學,相某支付16萬元費用。騙取錢財後,孫某遲遲未行動,也未實際辦理。案發前,經相某多次索要,孫某退還5000元;案發後,又退回5萬元。
可托關系幫找工作?
4人53.7萬元打水漂
在實施上述詐騙前後,被告人孫某還對外謊稱認識一些銀行和事業單位領導,可以幫助辦理正規工作,在詐騙前還通過網絡查詢領導簡歷,以免吹捧自己時出現漏洞。
在2021年5月至7月間,被告人孫某通過謊言,先後騙取張某、安某、劉某、唐某等四位老人信任,謊稱可為他們孩子辦理大慶某銀行及哈市某事業單位正式編制工作,共收取錢款53.7萬元。但收錢後,孫某未實際辦理上述請托事項。後經張某多次索要,孫某在案發前退回6.3萬元。
綜上,被告人孫某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間共實施詐騙五起,騙取他人錢款共計69.2萬元,所騙錢款均用於償還個人債務。
『大能人』落網!
詐騙獲刑被判九年
經大慶高新區法院審理後認為,被告人孫某以非法佔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騙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構成詐騙罪。根據犯罪事實、性質、情節及對社會的危害程度,法院遂以詐騙罪判處被告人孫某有期徒刑九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五萬元;責令被告人孫某退賠五名被害人人民幣共計六十四萬二千元。
別上『大能人』當!
切勿『走捷徑』被騙
法官提醒:當前,各地高考成績已經公布,高校招生錄取工作也正在啟動,而一些不法分子從中看到了商機,利用考生和家長的急切心理,通過編造不實信息、虛假誇大宣傳、制造報考焦慮以及低分可上好大學等虛假承諾方式實施詐騙。這時,家長們要注意了,不要盲目相信『內部指標』,特別是『綠色通道』等傳言,也不要相信那些所謂的『大能人』超運作能力,花錢就可以上好大學。同時也要學會識別,包括一些騙子偽造的入學通知書等相關材料,防止上當受騙。
另外,作為考生的家長們,還要樹立正確觀念,高度關注學校的官方招生政策和規定,務必要通過正規途徑入學,遵守公平公正的競爭規則,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當前,也正是畢業季,一些大學畢業生及高考落榜者,在選擇就業時,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進行應聘,不要輕信『有關系』『有門路』等說辭,不要相信花錢就可以買編制的說法,國家實行『凡進必考』原則,因此不要輕信真有天上掉餡餅的好事,切勿因『走捷徑』而上當受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