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七臺河市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始終堅持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深入開展優化營商環境攻堅突破年行動,以一流營商環境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數字政府』基礎建設不斷夯實
數字政府『8+1』建設內容完成並於2023年12月28日、2024年1月30日分兩批次通過數字政府(第一批)建設項目初步驗收。已完成19175項政務服務事項的梳理工作,一件事一次辦上線運行67項,制作電子證照288類,制作電子印章783枚,歸集各類電子證照107萬張,政務服務網站注冊人數已達172716人。建立數據交換體系。梳理目錄資源3625條,可對外開放目錄364條,推送省共享目錄及資源1506個,代理國家和省級數據接口448個。設立『數據運營專員』機制,印發《七臺河市數據運營專員工作方案》《七臺河市推動政務數據直達基層更好支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下放數據共享交換平臺的管理權至縣區,目前,全市數據運營專員48人,數據監督專員45人。便民特色應用實現。建成35項政務服務特色專區、166項特色應用,進一步提昇政務服務能力。
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強力推進
統籌調度持續強化。市領導多次組織召開專題會議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並召開推進會部署重點任務落實和謀劃創新舉措。全市累計召開工作推進會、調度會36次。制度保障任務持續細化。制發《七臺河市2024年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工作方案》,形成了1+12的專項行動推動體系,明確11個方面110項重點任務及297項細化工作任務。謀劃創新事項持續推進。制發《七臺河市2024年創新激勵對標學習舉措清單》,為各專班提供可學習借鑒的國內先進地市經驗舉措102項。截至目前,全市各專班謀劃創新事項309項,最終確定64項創新案例。監督指導力度持續加大。建立市級專班牽頭單位、責任單位『兩級同責、齊抓共管』工作體系,持續前移督導關口,督促落後指標整改提昇,截至目前,深入專班督導調研4次,共查擺問題59個,提出整改建議51條,下發工作提示函16個。
『放管服』改革繼續深化
深化簡政放權事項。通過全面清理七臺河市變相行政許可事項,30家部門均無變相行政許可事項,23家部門已完成社會承諾公示。發揮了監管機制作用。持續加強監管信息數據日常動態監管,各項考核指標均達到100%,審管聯動關聯率達到40%以上。制定《七臺河市跨部門重點事項監管清單(第一版)》,已在林木種子、高危險性體育經營場所等4個行業率先開展試點工作。提昇了『高效辦成一件事』能力。制定40件『高效辦成一件事』工作方案,其中承接省定13件,現已完成9件『一件事』事項線上線下辦理,其餘4件已完成線下一窗受理;市定27件,16件已上線試運行,其他事項正在推進,現已辦理『一件事』事項417件次。
政務服務效能持續提昇
構建多元化政務服務。全市梳理認領市本級政務服務事項1509項,已實現512項政務服務事項一窗辦理,已與5個省份6個城市實現『跨省通辦』合作,梳理高頻『跨省通辦』事項152件。組建『政務服務體驗員』隊伍,舉辦市民中心開放日活動6次。建設全時服務專區,推動政務大廳向全天候24小時自助服務延伸。打造『即呼即辦』品牌更加有效。全力開展熱線平臺昇級改造工作,梳理整合線上、線下訴求渠道104個。創新開啟『未訴先辦』工作機制,開通旅游服務專線。上半年,累計受理接線5.3054萬件,平均接通率100%,辦結率99.12%,滿意率99.99%。1月、5月熱線服務效能位列全省第一。開展政商交流活動更加積極。1至5月,全市共組織市縣區兩級政商沙龍活動135場次,參加活動市場主體291家,宣傳報道74次,處理解決企業問題建議150條。
誠信監督體系加快構建
信用平臺昇級改造加快推進。建成覆蓋市、縣(區)、鄉(鎮)三級統一的信用惠民便企應用平臺,開發『指尖信用』小程序、『信易+』應用系統等創新性應用系統。信用應用領域持續拓寬。大力推進『信易貸』『信易醫』『信易批』『信易游』等60餘個信用激勵場景。累計引導3826家企業入駐融資信用服務平臺,累計授信640筆。2月份全國城市信用狀況監測排名位列全省第2位,全國第90位,1月、4月『雙公示』工作位列全省第一名。案件受理能力不斷增強。深入貫徹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黑龍江省營商環境監督辦法》,依法依規處理損害營商環境投訴案件,截至目前共處理案件10件。深入排查營商系統突出問題,面向全市發布問題線索征集公告,發放『群腐集中整治明白卡』,主動征求市場主體意見。截至目前,共梳理4類21個問題,整改完成11個。(七臺河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