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龍江人纔振興60條》出臺以來,雙鴨山、七臺河等地健全政策體系和人纔服務保障措施,有效破解企業人纔難引進、高端人纔難留住的困局。

這段時間,華東橡膠材料總經理王連軍一直忙著企業的數字化、自動化昇級改造。通過開發數字模型,引進新技術、新工藝,企業的變化立竿見影。雙鴨山華東橡膠材料有限公司生產經理宋立強:『降了有10%的成本,整體的效益能提昇20%到30%。』

雙鴨山華東橡膠材料有限公司是以生產制造橡膠材料為主的化工型企業。曾獲國家火炬計劃科技成果獎、山東省科技進步獎的王連軍,正是企業轉型昇級急需的人纔。能把王連軍這樣的專業人纔引進雙鴨山,靠的是當地『柔性引纔』相關政策。之前王連軍在山東一家企業任副總經理,按照人纔新政,他不用辭職,就可以到雙鴨山這邊大展拳腳。
雙鴨山華東橡膠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連軍:『各部門工作人員都比較周到、細致,幫我解決了好多生活上的後顧之懮,像吃住行這都是免費提供的,更不用說工資待遇了,在這方面給了我很大的動力。』

《新時代龍江人纔振興60條》出臺後,為了解決『剛性』引纔成本高,地域、戶籍、勞動關系限制多等引纔難題,雙鴨山制定出臺了《柔性引纔實施辦法》,以『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纔共享理念,通過顧問指導、業餘兼職等方式幫助企業柔性引進人纔。同樣圍繞產業發展,積極引纔的還有七臺河。在七臺河市冬季運動訓練中心,短道速滑專業隊主教練張利增正在指導運動員進行順時針滑行訓練。新穎的訓練方式,讓七臺河又湧現出多位國家級青年短道速滑運動員。
七臺河市冬季運動訓練中心副主任、短道速滑專業隊主教練張利增:『基礎就像建房子一樣,地基打得越牢樓纔能建得更高。高手之間的比賽就差毫厘,我們最終是要為國家培養能打世界比賽的運動員。』

四代教練接續傳承,讓七臺河短道速滑優勢延續至今。張利增就是第四代教練,是現在七臺河短道速滑的主要領頭人,在七臺河短道速滑轉折期發揮了關鍵作用,獲得了『龍江楷模』以及『感動龍江』等諸多榮譽,培養的運動員在世界大賽中取得了亮眼成績。張利增之所以放棄上海的高薪,回到七臺河工作,除了對體育事業的熱愛,當地的引纔政策也起了關鍵作用。不但解決了他的住房和子女上學問題,還為他的愛人安排了工作。
中共七臺河市委組織部人纔工作科科長徐友:『我們從學歷提昇、就業創業及人纔配偶人纔安置、子女入學等這些系列配套措施,為全市高質量發展、可持續振興來集聚人纔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