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承載著不同地區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今天的《文化中國行》,記者帶您解密方言界的『頂流』,可以分分鍾把你帶『跑偏』的東北話。

千裡不同風,百裡不同俗,然而無論身處哪個城市,只要身邊有了東北人,說起話來很快就會被魔性的東北話帶『跑偏』!東北話又被稱為『第二普通話』,是一種官話方言,它分為東北官話和膠遼官話,至今有1億多人在使用,這也就意味著在中國每10個人裡就有1個人能用東北話嘮嘮嗑。為什麼東北話這麼流行又富有感染性呢?今天就讓我領您掰扯掰扯。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東北話自帶幽默屬性可以說是與這裡的地理環境和人文特色息息相關。早年的時候,大部分東北人生活在農村,夏季勞作,冬季農閑,地廣人稀,人們為了排遣寂寞,便聊呀、嘮呀,沒邊沒沿,逗樂扯閑,很多歇後語、俏皮嗑經過游戲化、詩化的處理,變成了幽默風趣的東北話。
黑龍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劉宇:『東北方言的主體還是自古以來這一地區傳承下來的燕趙方言,在流傳過程中,受到了山東方言、滿語、俄語等影響,呈現出了今天的面貌。東北方言與普通話相似,所以其他方言區的人能夠聽懂,這是它流行的基礎。』

從新中國第一部譯制片到風靡大江南北的小品、影視劇和脫口秀表演等,東北話和東北題材可以說是影響了無數文藝作品,也越來越成為這一地區的文化符號。它就像冬天屋檐上的冰溜子,冷冽又乾脆,這擲地有聲、粗獷豪邁的東北話也無不展現著東北人民樂觀進取、不畏困難的人生觀,我們也透過語言看到了東北人民腳下那沃野千裡、生生不息的黑土地。
相關新聞
圖片新聞
熱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