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防汛關鍵期,黑龍江省各地各部門毫不松懈做好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充足准備,築牢防洪屏障,確保安全度汛。

在尚志市帽兒山鎮大房子村,當地供電所工作人員正頂著近30攝氏度的高溫對配電電杆進行扶正和杆根加固工作。
國網尚志市供電公司帽兒山供電所所長蘇炯燁說:『出動135人次,編織袋用了2295個,約700方砂石。根據天氣預警信息,我們還加強了夜間巡視和特殊時段巡視,重點對靠近河流附近線路設備巡查,提前做好應急准備措施。』

加固民生安全網,也要築牢城市防汛帶。在螞蟻河東和小鎮處河段,防汛人員正在將砂石進行分包裝袋用於建立臨堤。臨堤長780米,寬2.4米,經過一整天作業,已完成近60%,最晚明天建好。
尚志市尚志鎮副鎮長姚友春:『咱們設計的堤是高1米半,現在還差15厘米,需要再加上一層,正好達到設計標准,如果洪峰一旦超過預判,再往上加再往上壘。』
尚志市應急管理局副局長劉芳介紹,分三個批次對各鄉鎮下撥了3大類40多種應急防汛物資。同時,對一些重點部位、重點地段、重要河流及62座中小型水庫,將物料、砂石和機械設備等應急防汛物資進行了前置,組建了52支5909人的應急搶險救援隊伍,建立17支236人的應急搶險小分隊。

這兩天,在牡丹江畔的寧安市興盛村,村民自發組成的防汛巡查小分隊加緊巡檢,觀察水位上漲情況。
寧安市寧安鎮興盛村農民李陽:『目前水面兒到第一塊兒石牙子了,按往年我們的經驗來看,等水漲到到第六塊、第七塊兒的時候,就得先疏散低窪人群跟老人、小孩兒,到七塊半的時候,我們就得開始疏散村裡的人群了。』
寧安市水務局還設置多輪值班人員,通過電腦實時監測全市各個水庫的水位變化情況,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林口縣的?魚河岸兩邊村屯地勢較低,存在雨水倒灌風險,當地應急部門和森林消防大隊、村鎮乾部組建了200多人的防汛應急隊伍,對?魚河風險較高的流段開展築堤行動。
林口縣應急保障中心主任李陽:『這段河岸由於前幾次降雨,造成了河岸衝刷,我們也對它進行了及時的沙袋壘加加固。』
林口縣應急管理局副局長鹿鑫:『利用這種沙袋對拱橋下方部位進行圍擋,塌陷的地方是我們日常生活的時候利用的一個排水溝,一旦有暴雨的時候,我們就會利用旁邊這些沙袋及時對這個排水溝進行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