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激活招商引資源頭活水
2024-07-31 09:43:0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新東茂亞麻紡紗車間。

加工石油產品。

森鼎黑木耳產業化項目。

鳥矙新城區。

  黑龍江日報7月31日訊 源頭活水,澎湃動能。

  2024年上半年牡丹江市引進億元以上項目63個、增長31.3%,入統項目413個、增長169.9%……一份沈甸甸的招商引資『成績單』,為2024年牡丹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支橕、積蓄了後勁。

  成績的背後,是牡丹江市堅持項目為王、實乾為要,一般工作常規抓、招商工作重點抓,以能力作風大轉變促進為民服務再提質、以高質量招商引資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的真實寫照。

  加大力度 打好招商引資主動仗

  完善『四個清單』、『關鍵少數』帶頭招商、各條戰線迅速行動……牡丹江市堅持『抓招商就是抓發展』,創新『產業專班+項目辦』推進機制,以思想『破冰』撬動行動『破題』。

  在關鍵處落子,從全局上考量。緊扣目標任務壓實各方責任,牡丹江市制定《2024年招商引資指標任務分解》,緊盯引進內外資、簽約項目、項目四率等重點任務,逐級逐項明確工作進度、工作時限、具體措施,進一步細化分解年度目標任務、層層落實責任,持續掀起『全員、全域、全年』招商熱潮。上半年全市開展招商活動47次,市縣兩級黨政主要負責人外出招商70批次。

  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構建市級統籌、上下聯動、嚴督實考的招商推進體系,開展全市招商項目『擂臺賽』等活動晾曬各地招商成果,通過曬實績、比成效,充分調動各地招商引資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全面形成比學趕超、奮勇爭先的工作氛圍。

  堅持機制創新、揭榜掛帥。牡丹江市以市場化為方向重構招商工作體系,推行『產業專班+項目辦』組織架構,組建產業項目辦和專業化招商隊伍,完善薪酬激勵機制,打造專業、專職、專責的招商工作體系。全面推行『一區多園』模式,推動產業園市場化、企業化、專業化運營。在園區建設、招商引資等領域實行『揭榜掛帥』制度,讓專業人乾專業事。

  堅持政策創新、精准供給。牡丹江市針對不同行業、產業、企業,量身定制招商政策,對產業園實行精准政策供給,努力做到『一園一策』,對出臺的政策堅決做到免申即享、直達快享,著力增強政策的精准度和實效性,努力打造政策高地、投資窪地。

  上半年,牡丹江市新簽約項目441個,簽約額487.1億元……一個個招商引資項目的簽約落地,正是高站位謀劃、大力度推進、傾力推動招商引資結出的累累碩果。

  強化精度 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近日,在穆棱經濟開發區,總投資3億元的AI智能家電生產加工項目附屬用房設備安裝正在收尾,生產設備陸續進場安裝調試。圍繞產業延鏈、擴鏈招商模式,穆棱市依托北一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龍頭企業帶動,相繼招引AI智能家電生產加工、空氣源熱泵、浙江慶鑫半導體測試機等項目落戶,形成了上下游相互吃配的『北一系』產業鏈條發展模式。

  聚焦『招什麼』,牡丹江抓實產業鏈招商,打好延鏈、補鏈、強鏈組合拳,聚焦特色和優勢,圍繞數字經濟、生物經濟、冰雪經濟、創意設計等新興產業領域,持續掀起大抓招商、大上項目的熱潮。上半年全市引進『4567』現代化產業項目357個、佔比81%,196個新簽約項目開工建設。

  圍繞再造傳統產業新優勢大招商。牡丹江瞄准紡織、林木林紙、建材、石化裝備等傳統產業,因業施策,重塑在國內大循環中的比較優勢,加快推動產業復興。舉全域之力推動13家亞麻行業重點企業集聚發展,該市亞麻產業產能躍居全國第一、佔國際市場份額的9.2%,新東茂建成我國北方規模最大的麻紡企業。技術水平最高、市場佔有率最大的恆豐紙業勇於突破、敢於突圍,實施二期、三期投資拓產擴圈,4萬噸特種涂布紙項目達產後年產值將超30億元,企業也被認定為國家級數字領航示范企業。

  圍繞構築產業新生態大招商。牡丹江以國際標准、互聯網思維、數字技術和創意設計等賦能『原字號』,打造產業新生態,加快推動產業振興。啟動建設黑木耳小鎮、國際稻米公園,舉辦全國食用菌(黑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建立稻米、食用菌牡丹江實驗室和全程可追溯大數據中心,食用菌產業突破100億元,國際稻米公園成為綠特農業發展的新模式。聚力打造全國綠色清潔能源示范區,近年來引進19個清潔能源項目全部投產後每年可上繳稅金16.8億元。

  圍繞放大潛在優勢大招商。以招引『四大經濟』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為重點,加快拓展發展新空間。依托奧豐石墨全國領先的綠色無氟提純技術,推進建設30萬噸石墨無氟提純加工基地,引領石墨產業向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發展。精准對接央視動漫集團、杭州華瀾微電子等目標企業,與廣藥王老吉、河北生活用紙協會等深入洽談對接,北一半導體晶圓工廠、泓昌新材料石墨烯產業園、年產20萬噸大軸紙及生活用紙等重點項目實現簽約。

  聚力『怎麼招』,牡丹江圍繞以商招商、展會招商不斷擴大『朋友圈』。

  推動以商招商,用活企業資源拓寬招商渠道,鼓勵企業參與招商合作,用好企業、商會、行業協會、中介機構等招商力量,與上海黑龍江商會、深圳黑龍江商會、天津黑龍江商會等建立常態化聯系,全市各地分別與貴州黑龍江商會、福建食品加工產業協會、廣東黑龍江商會等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利用好企業市場網絡和人脈資源拓寬招商引資渠道,推動特華得肉灌制品二期等19個億元以上項目落地。

  強化展會招商,上半年全市舉辦冬季會戰項目集中簽約儀式、春季項目集中簽約、鄉情懇談推介會、冰雪文化招商推介會等各類簽約及推介活動47次,積極參加亞布力論壇、哈洽會等重大活動,成功承辦『民營企業進邊疆·龍江行』活動,簽約項目45個、簽約額180.4億元,數量和金額均居全省首位。

  聚『鏈』成勢、擴『圈』為友,『源頭活水』不斷為牡丹江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突出高度 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

  近日,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今年1月至6月,東寧口岸進口帝王蟹、鮮活海膽、雪蟹、扇貝等各類海產品的貿易額達到了4649萬元。這一數據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了4165%,遠超以往任何歷史時期的水平,創造了東寧市海產品進口貿易的新高峰,展現出了當地在海產品貿易領域的強勁發展態勢。

  東寧市廣思源貿易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進口海膽的企業,總經理胡偉達表示,公司致力於將東寧口岸打造成為鮮活海產品的常態化進口基地,定期引進包括鮮活雪蟹、帝王蟹、海膽、扇貝等在內的多種高檔海鮮。目前,該公司正在積極推進的鮮活海膽落地加工項目,預計將於9月正式投入生產。該項目不僅將加工海膽,還將涵蓋海參、扇貝等多種海產品,成品將主要供應國內市場,並出口至東南亞等地區。

  這是牡丹江市全力強化區位優勢,圍繞打造向北開放新高地大招商的一個縮影。該市充分發揮自貿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試區等開放平臺作用,全力做強跨境產業,補強落地加工制造業,推動『通道經濟』向『口岸經濟』轉型發展。高質量舉辦綏博會、俄蟹節等活動,帝王蟹、扇貝等水產品進口加工實現零突破,全國互貿龍頭企業和電商頭部企業落戶入駐,打造了11個電商產業園,跨境電商貿易增長了近2倍。

  提昇溫度厚植近悅遠來營商沃土

  估算投資約120億元、裝機容量180萬千瓦的林口縣建堂抽水蓄能項目,目前正加快推進可研階段平硐施工工作。『牡丹江市靠前服務、主動作為,全流程跟蹤服務項目前期手續辦理,及時協調解決項目推進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問題,保障項目高效落地,讓我們得以在這裡放心舒心安心專注發展。』林口建堂抽水蓄能項目負責人夏磊對全市服務企業發展的做法充分肯定。

  在牡丹江靈泰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靈泰藥業』),廠區乾淨整潔,廠房整齊排列。走進生產車間,一個個高大的不鏽鋼儲藥罐,被傳導管串連起來,從藥材洗潤、炒制、蒸制、切制,再到提取、分離、濃縮、乾燥,最後制作成中成藥,整個生產過程都是在現代化的生產線上完成的。

  靈泰藥業負責人王喜剛告訴記者,企業在牡丹江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富硒生物經濟項目,從上游原料藥的生產、制劑到下游的富硒系列產品,形成了一個健康、環保、閉合的富硒循環生物經濟產業鏈。自項目推進以來,政府專班負責、專項服務,加快項目建設高質量發展,牡丹江市良好的環境增強了企業發展的信心。

  『感覺到辦事流程縮短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和痛點也能夠得到更及時的解決。在項目建設中的繁雜手續辦理和審批,政府會幫助協調簡化,打通堵點。相關部門建立了「一對一」的服務對接,主動及時地為我們宣講政策,使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盡可能享受到國家的各種補貼和優待。每一個環節的流程都在縮短時間、提高效率,讓新產品更快走向市場。』展望未來,王喜剛滿懷期待。

  普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務、良好的環境既是優化營商環境的『軟實力』,也是助力招商引資的『硬實力』。牡丹江市不斷深化能力作風建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落靠『五個一』招商機制,做到重點項目跟蹤盯辦、重點問題提級督辦、專班服務包辦、領導包保全面負責,奧豐石墨、北一半導體等10個重大項目由市政府主要領導直接包聯。

  堅持『要素跟著項目走』,以項目落地、投產達產為重點,強化水電氣運工等要素保障,常態化召開企業家懇談會、政銀企對接會,幫助企業解決水電氣熱、融資貸款等問題310個,推動天府盛邊境雲倉、華電寧安風水山200MW風電、聚生?油頁岩、匯金(黑龍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等項目如期落地開工建設。強化市場意識、服務意識,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上半年全市招商項目落地率、資金到位率達到93.7%、33.7%。

  引『源頭活水』,促『開花結果』。站在新的起點上,牡丹江市將持續放大比較優勢,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項目、興產業,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增強振興發展後勁,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的招商動力。(圖片均由牡丹江市委新聞中心提供)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