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聞『汛』而動 構築防汛堅固防線
2024-08-04 07:38:55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眼下正值防汛關鍵期,全省各地抓實抓細防汛救災責任措施,有效防范應對各類災害風險,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7月30號到8月1日,五常市遭遇強降雨,平均降水量達到92.8毫米。當地啟動龍鳳山、磨盤山水庫下游14個鄉鎮4200人緊急避險轉移。隨著本輪降雨結束,2日上午集中安置點的466人全部乘車回家。截至目前,五常市境內拉林河、?牛河水位均低於警戒水位,呈下降趨勢;磨盤山水庫,龍鳳山水庫都低於汛線水位安全運行。雖然險情解除,五常市各類搶險隊伍三百多支,1萬多人,仍奮戰在一線,巡堤查險,排除隱患。

  五常市五常鎮副鎮長何岩:『我們現在整個文化堤防7.9公裡,沿線三個村,每天派出專業人員,一天24小時不定期對堤壩迎水坡、背水坡進行巡查,主要巡查堤壩漏洞、滲水還有裂縫等情況,如果發現此類安全隱患,第一時間上報防汛指揮部進行維修加固。』

  強降水期間,為了保證供電安全,國網五常市供電公司迅速采取措施,巡檢線路。

  國網五常市供電公司經理唐利權:『巡視發現10千伏民樂乙線90到92號杆存在倒杆風險,我們綜合研判,果斷采取了新架設線路的方式避開山洪區域。』

  國網五常市供電公司重新架設了7基電杆,停電施工期間,五常供電公司派出4臺應急發電機,為民樂鄉進行臨時供電,保證百姓日常用電需求。

  洪水過後,當地農技人員第一時間到過水後的田間查看作物長勢並進行技術指導。

  五常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植保站站長李艷君:『當時水稻正處於一個孕穗的末期,穗都在莖稈裡包著,水上來之後,影響不到稻穗,而且水下撤速度特別快,基本上一天時間水就下去了,並且這兩天的天氣都是晴好的天氣,所以我們的水稻現在是正常進行的生育時期。』

  五常市農業農村局生產股股長張鳴宇:『初步統計五常市農田過水面積大約是7.23萬畝。水情過後我們將對這次農田過水進行進一步核實,通過目前來看對秋收影響不大。』

  這兩天,洪峰平穩渡過牡丹江市區段,水位開始回落,但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的村民還清晰記得黨員衝鋒在前,搶運糧食的事。

  當時,水位上漲速度很快,但潘洪星家的1萬多斤大米還沒來得及運走,得知情況後,村黨支部書記褚麗娟帶領黨員和青年村民,立即趕來幫著搶運糧食。

  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村民潘洪星:『那時候是最缺人的時候,人都撤走了,糧食沒運完,我心疼毀了,水上來了,黨員乾部積極幫忙,誰家有需要就告訴他們,他們就趕快上誰家搶運糧食。』

  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黨支部書記褚麗娟:『大家特別著急往外搶運物資,有的黨員摔倒了,嘰裡咕嚕爬起來接著乾,有的腿摔壞了,流了很多血,還堅持往外搬運物資,我們也沒停下來,一直把他家所有的貨都運出去了。』

  潘洪星家的大米保住了,可村裡另一家合作社的三十多萬斤大米正面臨著水淹的風險,轉移已然不趕趟,大伙兒急中生智,用塑料布和沙袋將庫房密封起來。

  寧安市渤海鎮上官地村農民陳雨佳:『有開鏟車的,有裝沙袋的,還有上街裡買發泡和塑料的,所以大家全體都行動起來了,用很短的時間就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樣的方法非常有效,當水退去的時候,我們打開門的時候發現,裡面一滴水沒有進,我們保住了整個庫裡的大米。』

責任編輯:王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