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新龍江新故事?『幫助他人是我最大的幸福』
2024-08-15 08:11:1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鄭名村 王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15日訊 開展清冰雪、撿垃圾、綠化護理等環保志願活動1000餘次;開展各類垃圾分類主題活動50餘次,參與人數2000餘人;慰問環衛工人92次,受益者3000餘人;慰問抗美援朝老兵35次,提供慰問品價值9000元;慰問留守兒童和貧困學生97次,購買學習用品、贈送助學金10萬餘元……一本厚厚的、紙張已經泛黃的日記本,記錄著『愛心大姐』鄭永雲十幾年來從事志願服務的點點滴滴。

  鄭永雲,大慶市家庭環保協會創建者,這位志願者心中堅韌不拔的『老大姐』,敬老院老人身邊知疼知熱的『老閨女』,貧困學生眼中可親可敬的『鄭媽媽』,大慶市的道德模范,日前入選為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黑龍江省候選人。

  最初,鄭永雲只是想和朋友們一起維護街道環境。無心插柳柳成蔭,在她的帶領下,一個志願服務組織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一開始沒有固定活動場所,大家就在我家開會學習、排練節目、練習宣講。』鄭永雲說,無論工作多忙多累,一有空閑她就和成員們跑去學校、社區做宣傳教育,幫助環衛工人維護公共環境衛生,潛移默化間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就這樣,在鄭永雲的堅持下,這個15人的小團隊不斷吸收新力量,成長為大慶市家庭環保協會。2011年在大慶市民政局登記,目前志願者已有900餘名。

  年逾50歲的鄭永雲從未停下學習的腳步。她主動了解垃圾分類知識,自掏腰包印刷宣傳海報、購買分類小垃圾桶,自制貼有不同種類垃圾名字的沙包,在廣場、小區、學校和商場組織小朋友和市民進行模擬投放;她關注動物保護,每年入冬都組織志願者利用廢舊塑料瓶制作成喂鳥器,她還不斷請教動物專家,改進制作工藝,使喂鳥器可以適應多種鳥類,解決了冬季雪後鳥類覓食困難的問題,讓更多人加入到關愛動物的行動中來。

  鄭永雲就像一縷陽光,帶領志願者們走進敬老院、兒童救助中心、偏遠山區,將溫暖和光亮帶給生活困難的老人、學生以及遭受自然災害的群眾。

  寒冷冬季時,鄭永雲和志願者們利用協會收到的愛心捐贈,起早貪黑忙碌了一周,制作了132個愛心坐墊,安裝到東風站公交站的4輛公交車上。大雪封路的時候,她帶領志願者為環衛工人送去棉帽、手套等御寒物品和生活用品。

  在廣西、甘肅的偏遠山區,她為了能讓孩子們穿上合身暖和的校服,組織志願者為慶陽市環縣、華池縣等13所小學的學生捐贈校服和衣物;在越南的貧困地區,她組織志願者實地調研,為貧困學生捐贈學習用品。當看到孩子們穿著新衣服,在視頻裡喊著『謝謝您,鄭媽媽』時,鄭永雲說:『能為需要的人提供幫助,就是我們最平常也是最大的幸福。』

  鄭永雲的故事,不斷激勵著懷揣愛心與夢想的學生加入到志願服務中來。每當寒暑假,鄭永雲都會精心策劃一系列寓教於樂的『小小志願者』活動,讓孩子們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從小樹立起保護環境的意識。

  近年來,鄭永雲還與北京科技大學開展合作,大學生志願者們帶著專業知識與創新思維,將協會打造成為集環保教育、科研實踐、社會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平臺。他們利用課餘時間,設計並實施了多項環保科研項目,如水質監測、土壤污染調查等,不僅為大慶市環境保護提供了科學依據,也讓北京的大學生們在實踐中鍛煉了科研能力,提昇了社會責任感。

  大慶本地的東北石油大學、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等高校,也積極響應鄭永雲的號召,紛紛將家庭環保協會視為開展社會實踐與志願服務的重要基地。每到周末或假期,這些高校的大學生們便會深入社區進行環保宣傳,參與河流清理、植樹造林等公益活動。

  十幾年如一日,鄭永雲不僅帶領志願者們築起了城市的環保屏障,更以無私奉獻溫暖了眾多人心。她說,未來她要繼續用實際行動詮釋『中國好人』的精神內涵,攜手更多志願者,將專業、熱忱與執著注入志願服務,共同傳遞愛與溫暖、共護龍江綠水青山。

責任編輯:李澄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