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搜 索
新龍江新故事?一步一腳印 從學徒到部長
2024-08-19 08:16: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黑龍江日報8月19日訊『如果說成功有捷徑,那就是工作踏實肯乾,不怕吃苦,敢於迎接挑戰。』這是張亞楠對工作的理解。

  工作十五年、入黨十七年,張亞楠從一名略顯稚嫩的操作工起步,歷經計劃員、見習作業長、質量部的軋鋼檢查站站長、質量管理科科長,直至肩負起公司質量管理重任的質量部副部長,他始終堅守初心,腳踏實地做好每一項工作,實現了一個又一個跨越。

  『學到手的技術都是你的,一個技能就能養活一家人。』張亞楠牢牢記住父親的話,在大學時,毅然選擇了金屬材料及熱處理專業,畢業後進入建龍北滿特鋼。

  在軋鋼廠熱處理作業區實習時,張亞楠和師傅一起倒班接觸爐窯和熱處理工藝,三個多月他就能獨立操作退火爐。之後,到冷拔公司生產科當計劃員,他很快就了解了整個生產流程,能獨立排布生產計劃。兩年後,張亞楠參加了公司見習作業長培訓班學習,到作業區擔任了見習作業長。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就能獨立完成從裝爐到後部成品入庫生產計劃的下達。

  『在軋鋼廠工作的4年是我打下堅實基礎的關鍵階段。』張亞楠說,那時,公司高標軸承鋼合同量激增,冷拔熱處理作業區修磨任務繁重,人手緊張。他連續多日堅守崗位,從早上8點開始直至深夜。他獨自操作兩臺修磨機,每天需更換多達20餘個重達86斤的砂輪。在他的帶領下,作業區月修磨高軸超過3000噸,創下日修磨入庫200多噸的紀錄。回想起當時,張亞楠很自豪。

  張亞楠刻苦鑽研,勇於吃苦,很快便脫穎而出。2013年,他參加了大學生述職會。由於表現突出,被調到質量處擔任軋鋼檢查站站長,從此與『質量』結緣。

  『質量管理,責任如山。一批鋼材質量差不僅會給公司帶來重大經濟損失,一旦次品流入市場,將直接損害公司的聲譽與信譽,影響深遠。』自那一刻起,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為公司把好質量關的信念在他心中悄然生根。

  張亞楠強化檢查制度、制定減損增效措施,制定合理的質量管理方案並不斷優化完善,有效降低了成本、質量損失,提昇了工作效率。他申報的『退火材麻坑缺陷治理』項目成效顯著,創新采用『酸洗鏽化+輕壓下量矯直』工藝,大幅降低修磨成本,使產品表面一次合格率飆昇了16%,此工藝革新至今仍被分廠應用。在繁忙的工作中,張亞楠從未忘記持續提昇自己,利用一切空閑時間,加強冶煉知識的學習,彌補自身的短板。責任在肩,他始終不敢松懈。

  2022年,張亞楠被任命為質量部部長助理,這是對他多年來工作的肯定,也是一次更大的挑戰。

  『我們要讓用戶感受到,選擇我們的產品,就是選擇了放心和信賴。』這不僅僅是一句口號,更是張亞楠行動的真實寫照。

  2023年,他組織檢化驗人員與先進企業對標,與麥肯錫精細化團隊共同合作,開發出了高效的『來料檢驗系統』,使檢驗效率提昇了10%。他推進了14項適合於產線實際的先進技術,支橕工藝降本增效,減少員工的勞動強度;開展降低質量內外部損失專案15項,累計減損1683萬元;推進15項共計優化及降本增效項目,累計降本增效1532萬元。他帶領團隊在質量控制和提昇上取得了顯著成效,為企業的產品質量保駕護航,也在市場上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張亞楠深知,一個優秀的團隊是實現質量目標的關鍵。因此,他以身作則,對待工作的熱情和敬業精神深深感染著質量部的員工。在張亞楠的帶領下,質量部取得了一系列驕人的成績。他們完成了國家企業技術中心評價、高企復審認定;牽頭組織的多個項目獲得了中國鋼鐵協會科學技術獎和黑龍江省十大科技創新成果獎項;爭取各項政策資金1000餘萬元;組織員工提出有效提案463項,結案采用444項,有效提案目標完成率300.65%,結案采用完成率366.94%。這些成績的背後,是張亞楠和團隊成員們無數個日夜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

  『最大的滿足還是來自市場和客戶的認可。看到客戶對我們的產品滿意,在市場上獲得好評時,我覺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張亞楠說。(來源:黑龍江日報)

責任編輯:王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