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1日訊 (周桐 關陶 記者 郎艾迪 霍梟涵)近日,在北大荒牧業集團小龍蝦綜合種養示范基地裡,工人們一節一節收起地籠,隨著一只只體形飽滿、活蹦亂跳的小龍蝦被倒入筐中,預示著2024年牧業集團小龍蝦迎來了豐收季,也標志著北大荒牧業集團漁業事業部小龍蝦項目從苗種培育到示范養殖取得實質性突破,在黑龍江成功走出了一條以蝦致富的新路子。

聚焦南繁北育 解決種苗卡脖子問題
北大荒集團自然資源豐富,擁有稻田面積2200餘萬畝,池塘面積9.7萬畝,半數以上稻田和池塘適合發展小龍蝦養殖。北大荒牧業集團充分發揮墾區優質資源優勢,利用閆家崗水稻浸種育芽車間2000平方米的閑置場地和北大荒澇洲魚種繁育中心,規劃建設北大荒牧業集團小龍蝦苗種培育基地,推進小龍蝦『南繁北育』『南北接力』項目實施。
為解決種苗卡脖子問題,牧業集團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深化院企合作,與『南繁北育』種苗培育模式創始人覃東立深入對接,引入小龍蝦『南繁北育』種苗培育模式,把南方主產區的小龍蝦抱仔蝦苗運輸到黑龍江開展中間培育,經培育的小龍蝦苗種用於池塘養殖和稻田養殖,該模式不需要建設溫室大棚,只需簡單的塑料大棚就可操作,前期投資和生產成本較低。
據北大荒牧業集團漁業事業部董事長張忠亮介紹,自今年4月10日起,牧業集團陸續引進小龍蝦抱仔蝦、水花苗240萬尾,養殖周期結束成活苗種達200餘萬尾,首年養殖成活率達到80%。培育後的苗種陸續銷往哈爾濱、齊齊哈爾、長春等地,高品質的苗種獲客戶一致好評,為墾區及黑龍江小龍蝦產業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推廣稻蝦共作 墾地融合促振興
今年以來,牧業集團積極推廣『稻蝦共作』合作示范基地。在雙城區公正街道國興村,北大荒牧業集團、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開展了小龍蝦『蝦稻共作』示范項目,在國興村的300畝水田共投放60萬尾克氏原螯蝦,采用綠色輕簡栽培模式,施用有機肥、灌溉地下水,進行『蝦稻共作』綜合種養示范,探索種養結合、精耕細作、綠色循環發展生態養殖模式,目前蝦稻均長勢喜人,真正實現『一水兩用,一田雙收』,共同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大融合。
合作示范基地管理人員高興地說:『預計收獲時小龍蝦畝產可達近60斤,每畝增收500餘元。』
北大荒牧業澇洲魚種孵化中心負責人表示,今年利用孵化中心池塘開展小龍蝦養殖,畝均投入3280元,畝均收入7400元,每畝利潤可達4120元。

加強技術服務 解決百姓後顧之懮
牧業集團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為技術支橕,先後制定《小龍蝦養一級苗種培育技術規程》《小龍蝦苗種銷售操作規范》及《小龍蝦養殖技術操作規程》等指導手冊,為小龍蝦養殖提供全面的技術保障。積極服務於每戶合作伙伴,先後帶領專家和技術團隊前往雙城、萬寶、肇東等地詳細了解蝦苗進入稻田後的長勢情況,講解寒地小龍蝦養殖存在的誤區、問題、解決對策、注意事項、小龍蝦養殖技術要點,現場解答養殖戶遇到的難題,建立每戶養殖跟蹤記錄表,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當下養殖模式,真正做到服務於百姓,讓百姓沒有後顧之懮。
引進合作客商 解決銷售難題
如何解決銷售是每位養殖戶最擔心的問題。在養殖之前,牧業集團進行了充分地調研,結果顯示,每年6月底,南方產區稻田養殖小龍蝦進入尾聲,池塘養殖小龍蝦規模小,產出時間也較晚,每年7月下旬至9月中旬南方產區小龍蝦供應處於空窗期,市場供不應求。根據全年市場消費能力測算,這2個月的小龍蝦供應空窗期,每月市場缺口超過30萬噸。
而這個空窗期正好是黑龍江小龍蝦的主產期,並且由於黑龍江小龍蝦養殖密度低,養成蝦的規格較大,一般平均每只在7錢以上,銷售價格較好,這樣規格的小龍蝦目前平均售價超過40元/斤。
對此,牧業集團積極開拓市場,引進江蘇客商收購養殖戶的成品小龍蝦,保障養殖終端效益,解決了養殖戶的銷售難題。

超前謀劃布局 小龍蝦『鏈』出大產業
據覃東立介紹,黑龍江小龍蝦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潛力巨大,經專家分析,從長遠來看,黑龍江省寒地小龍蝦養殖面積將達到600萬畝以上,養殖小龍蝦年產量將超過33萬噸,年產值超過520億元。
結合龍江鄉村振興實際和小龍蝦產業發展布局,明確自身定位,北大荒牧業集團將聚焦規模最大、質量最優、成本最低、價格最高、效益最好、品牌最靚『六最』發展戰略,以聯結好上游抱崽蝦苗供貨穩定、聯結好科研院所技術指導、聯結好下游銷售暢通以及帶動農戶、合作社、企業的『三聯三帶』為抓手,組建黑龍江小龍蝦產業聯盟,逐步開發集『研、產、運、銷』一體化的小龍蝦產業體系,不斷拓展四大板塊業務,打造『創新驅動研發、聯農帶農繁養、要素整合加工、供需一體流通』四大平臺,形成『苗種培育—健康養殖—現代加工—高效流通—連鎖餐飲—文化旅游』全產業鏈小龍蝦產業集群。預計實現『2025年培育小龍蝦苗2000萬尾、發展稻田養殖面積1萬畝、年產量500噸;2030年培育小龍蝦苗2億尾、發展稻田養殖面積10萬畝、年產量5000噸』的2個『215』發展目標。
『下一步,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成果,以小龍蝦苗種「南繁北育」為切入點,發揮小龍蝦產業優勢,積極在墾區及周邊區域推廣「稻蝦共作」綜合種養模式,進一步拓寬職工增收和農民致富空間,加大墾地合作力量,輻射周邊區域,助力鄉村振興,為龍江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展望未來,牧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玉起對小龍蝦產業發展信心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