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8月23日訊『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高標准、高起點謀劃龍江振興發展。全會針對全面深化文化領域改革,提出優化文化服務和文化產品供給機制、服務融入構建中華文明標識體系、創新龍江特色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建立完善全域全季旅游常態化推進機制等具體改革舉措,為我省文化和旅游高質量發展標定了戰略方位、指明了戰略方向、賦予了戰略任務。』日前,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何晶接受記者采訪時,暢談省文旅廳認真落實省委十三屆六次全會部署要求,以深化文化體制機制改革,謀定特色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工作思路和舉措。
何晶表示,省文化和旅游廳將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牢政治責任,抓住歷史機遇,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改革部署上來,以紮紮實實、踏踏實實、求真務實的作風,抓緊抓實各項改革任務,加快推動特色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
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全省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條例立法,完善城鄉公共文化服務一體化建設制度機制。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辦好全省農村文化藝術節、社區文化藝術節、『四季村晚』『冰天雪地·美好生活』等品牌文化活動,開展『蒲公英計劃』『紅色文藝輕騎兵』等惠民演出。深入開展『結對子、種文化』活動,組織實施公共服務、旅游演藝、群星獎優秀作品等進駐景區巡演,實現資源共建、優勢互補、協同並進。
促進文藝創作生產繁榮發展。深入實施文藝作品質量提昇工程,持續培育具有龍江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強新時代藝術精品創作。出臺《黑龍江省關於深化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的實施意見》,激發國有文藝院團創作活力、發展動力。常態化舉辦特色文旅活動,開展『送歡笑到基層』『戲曲進校園』『高雅藝術進校園』等專項演出活動。
加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建立文化遺產保護督察機制,著力推動文物古跡、古老建築、名城名鎮、歷史街區、文化景觀、非遺民俗等文化遺產系統性保護和統一監管。實施黑龍江、烏蘇裡江流域邊疆考古文明探源,加快金長城、中東鐵路建築群等文物保護利用。開展文物行業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加強紅色遺址、革命文物和紀念設施保護利用。
加快構建現代文旅產業體系。聚焦冰雪經濟、旅游康養、文化娛樂等現代產業,提檔昇級冰雪大世界等重點景區,推動冰雪經濟全產業鏈發展,加快五大連池等旅游康養重點項目建設,打造中國生態康養旅游體驗區。構建促進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發展的制度機制,推動文旅產業科技創新中心落地優質前沿業態項目,培育新型業態,更好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
提昇文旅市場現代化治理水平。發揮『十大涉旅監管護游行動』和『十大涉旅行業誠信自律公約』作用,開展文旅體驗官、文旅安全官、文旅首席服務官全覆蓋式體驗監督,完善信用監管平臺建設。實施文旅市場綜合監管專項行動和綜合執法能力達標工程。
健全特色文化旅游發展政策機制。加強跨年跨季超前謀劃,堅持全域發展、全季開發,大力發展森林游、濕地游、邊境游、界江界湖游,加快推進跨境自駕游發展。強化全域聯動,構建『點狀輻射、帶狀串聯、網狀協同』的高品質旅游空間布局。統籌開展夏季避暑和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動』,持續豐富優質文旅供給,推動特色文旅全域全季全面出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