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文化中國行?望奎皮影:光影中的傳承
2024-08-27 07:54:00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望奎縣素有『皮影之鄉』的美譽,2011年『望奎皮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專題《文化中國行》,讓我們走進望奎,看當地如何讓皮影戲這一古老藝術重新煥發勃勃生機。

  婉轉高亢的唱腔、催人心弦的鼓點,縱馬奔騰的影人……在望奎縣群眾文化藝術中心,皮影隊正在為全縣第九屆群眾文化藝術節排演劇目。望奎皮影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谷寶珍一字一句地為演員們調整唱腔:『三年能學出一個唱戲的,三年學不出一個皮影匠。皮影戲唱腔多變,即便是成手有時為了唱好一個字也要反復練習幾十次。』

  望奎縣文化館皮影隊隊員、谷寶珍女兒關海英:『在學習唱皮影戲的時候,媽媽對我非常嚴厲。比方說給我打板,我媽說唱影必須得有板有眼,你怎麼還掉板呢?唱得不對,筷子就打折了。』

  在望奎,皮影戲是許多人兒時的記憶,每年深秋忙完農活,各個村就開始張羅皮影戲的演出。谷寶珍當時住在望奎縣廂白鄉正白頭村,1979年,她接過了望奎縣皮影隊的大旗,成為了當地第一任女隊長。像《楊家將》《天門陣》這些耳熟能詳的經典曲目,當時她一唱就要連著七八宿。

  望奎皮影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谷寶珍:『那時候皮影太受歡迎了,晚上7點半上臺得唱到凌晨1點左右。蚊蜢咬人不說,有時候唱的時候,嗖一下子抽一口氣就進嗓子了,不過那也不能停,你就是咽下去也得唱。』

  望奎縣文化館館長孫福軍:『後來有電影了,有歌舞形式的出現,谷老師走街串戶堅持帶領大家演出,我們文化館也義不容辭要跟他們去聯系,支持他們。』

  在谷寶珍等皮影藝人的堅守下,如今,望奎皮影有了新發展。他們將赫哲族伊瑪堪說唱與皮影戲的表演技藝結合在一起,兩大世界文化遺產的碰撞之下,全新演繹了一出出經典劇目。

  望奎縣文化館皮影隊隊員明月:『我每次跟她討論皮影的時候,都能有新的感觸,學得更通透了,因為在她身上有「皮影味」,以前聽的流行音樂都不聽了。』

  望奎皮影戲國家級非遺傳承人谷寶珍:『做一個指揮、做一個導演,我要把我身上的藝術,都教給年輕人,讓我們望奎皮影發達興旺,保護下去、傳承下去。』

責任編輯:遲灝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