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健康
搜 索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完成黑龍江省首例肺動脈去神經術
2024-08-28 14:36:52 來源:哈醫大二院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日前,在哈醫大二院心血管病醫院院長、心內科主任於波教授的指導下,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吳炳祥教授團隊成功為兩位肺動脈高壓患者實施肺動脈去神經術(PADN),並取得良好的效果,這也是該項中國創新技術首次在黑龍江省肺動脈高壓患者中開展,標志著哈醫大二院在肺動脈高壓(PAH)診治領域取得突破性創新進展,為廣大PAH患者提供更加先進、有效的治療選擇。

  今年40歲的劉先生(化姓),九年前被診斷為特發性肺動脈高壓,雖聯合應用三種靶向藥物治療,但肺動脈壓力仍居高不下,右心系統進行性增大,右心功能持續下降,影響正常生活。劉先生為求進一步治療,來到哈醫大二院心內科。經過全面檢查,術前超聲心動圖示右房、右室明顯擴大,右室壁增厚,三尖瓣關閉不全伴重度反流,肺動脈收縮壓116mmHg。術前肺動脈CTA示肺動脈直徑46mm,肺動脈無栓塞表現。經肺動脈高壓團隊評估後決定為劉先生實施PADN。另一位患者是27歲的小玲(化名),一年前被診斷為先心病相關肺動脈高壓,聯合應用三種靶向藥物治療,療效欠佳,活動耐量進行性下降。超聲心動圖示先心病,房間隔繼發孔缺損(雙向分流),右房、右室擴大;三尖瓣重度反流,肺動脈收縮壓122mmHg;肺動脈直徑42mm,肺動脈無栓塞表現。經肺動脈高壓團隊評估後她也符合實施PADN的指征。

  據了解,肺動脈高壓(PAH)是由多種病因引起肺血管床受累而使肺循環阻力進行性增加,最終導致右心衰竭的一種臨床疾病。目前,PAH主要的治療手段是靶向藥物治療,但由於患者個體差異、依從性、耐受性等原因,藥物治療效果欠佳,治療達標率低,患者五年生存率僅為60%。

  於波教授表示,隨著對PAH相關機制研究的深入,交感神經過度激活在PAH發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陳紹良教授創新性地發明並成功開展PADN後,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據顯示了其良好的療效和廣闊的前景。PADN是利用射頻能量破壞肺動脈外膜的交感神經,抑制肺動脈交感神經過度激活,在治療PAH中發揮重要作用。作為一種微創手術,PADN能有效降低肺動脈壓力,減小肺血管阻力,改善肺動脈病理性重構以及右心結構與功能,使患者長期獲益。期望PADN作為PAH的創新治療方法,為廣大PAH患者帶來更多希望,造福更多的PAH患者。

  經過充分的術前准備,兩位患者均成功接受PADN,患者術後血流動力學顯著改善,各項監測指標穩定,術中和術後均無不適主訴,安返病房,手術成功。

  吳炳祥教授介紹,兩名患者在接受了一定時間的靶向藥物治療後,選擇接受這一創新手術。通過科學診斷,全面評估,團隊成功應用全球首創的肺動脈射頻消融導管,對肺動脈交感神經消融靶點進行『點對點』精准消融。整個手術過程流暢,器械操作精准。通過PADN治療,兩名患者的血流動力學、心功能和活動耐量得到改善,進而恢復正常生活和工作,擺脫疾病困擾。

  據悉,此次手術是肺動脈消融導管上市後在國內的首批臨床應用,標志著PADN在黑龍江省的成功開展,充分體現了哈醫大二院肺血管團隊在PAH領域卓越的診療水平,強調了多學科診療團隊在探索PAH創新療法中的重要性。哈醫大二院心內科是黑龍江省唯一一家國家標准化肺血管病中心建設『卓越中心』。 (田為 曹玥)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