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搜 索
身在最北方 心向黨中央|魏光梅:為民初心永不改
2024-08-30 07:58:5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極光新聞

魏光梅在社區門前。

魏光梅幫居民掃碼認證。

  黑龍江日報8月30日訊 『魏光梅,憑什麼要銷我兒子的戶?』不久前的一個上午,一位大姐剛剛邁進辦公室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質問。

  正忙著和同事協調工作的魏光梅被問得有點發懵,等大姐發完脾氣,魏光梅趕緊詢問緣由。原來,這位大姐的兒子前一天接到微信消息,內容是由於其涉嫌一起經濟案件,必須要配合警方,否則就要銷戶。發微信者自稱是『大慶紅崗區八百?街道鐵人社區支部書記、主任魏光梅』。

  『你兒子肯定是接到詐騙信息了,我跟他解釋。』隨後,魏光梅拿起電話,解除了誤會。

  然而,事情並沒有到此結束,魏光梅馬上組織同事在社區群和朋友圈中發出了提示信息——社區沒有權力給任何居民銷戶……一場誤會由此變成了魏光梅反詐宣傳的契機。

  紮根社區23年

  2001年9月,魏光梅開始了自己的社區工作生涯。2003年,32歲的她成為大慶紅崗區八百?街道鐵人社區支部書記、主任。

  『工作剛開始時困難很多,別說是社區居民,就是我自己都不知道社區居委會是怎麼回事兒。』魏光梅四處溝通、化緣,處處碰壁成了家常便飯。

  有一次,為了跟一家物業單位協調一些物資,剛剛找到物業的經理,就被當作其他部門的人當街罵了半個小時。眼淚汪汪的魏光梅委屈極了,但她還是忍了下來。

  接下來,她像啥也沒發生過一樣,組織社區的人幫物業辦活動、搞比賽、收物業費,還經常積極幫助協調化解居民和物業的種種糾紛。時間一長,物業的人都被感動了,那位經理更是逢人就誇魏主任。

  紅崗區八百?街道鐵人社區位於八百?的中心區,因鐵人王進喜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在此安家而得名。轄區面積3平方公裡,居民小區2個、住宅樓40棟,分為8個綜合網格、2個專屬網格,共有居民2181戶2679人,其中特殊人群199人。

  社區工作繁雜細碎,隨著工作的逐步理順,魏光梅也逐漸在群眾中建立了威望。

  做好社區工作,耐心是最大的考驗之一。

  一位從農村搬來的老人按規定每月要驗證一次以便領取養老金,由於老人不會操作手機,每次都要到社區請工作人員幫忙。甚至還發生過這樣的故事,第二天沒收到錢,心急的老人再次來到社區又要求認證,無論怎麼解釋都不聽,還說社區人員糊弄人,最多一天就認證了7次。而魏光梅和同事每次都耐心地幫助他,無數次的真誠服務打動了老人,如今老人不再著急了,每次認證前都會樂呵呵地問:『你們有空嗎?』

  『在我心裡,社區居民的每一件事都不是小事。』魏光梅說。

  落實落靠社區基層黨建工作基礎;搭建小區事務服務、問政監督、社會活動平臺;培育維權、公益、義工組織;關注弱勢、老年、青少年群體;創新志願服務,打造『磁鐵』式戰斗堡壘……

  20多年來,在魏光梅的帶領下,鐵人社區榮獲省級文明小區、省級健康促進社區、省級充分就業社區、省級和諧社區、省級創建三優文明城市工程先進單位、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等榮譽稱號。

  弱勢群體是最大的牽掛

  『作為一名黨員,一名社區工作者,我必須時時、處處、事事以居民群眾的利益為重,實實在在為群眾排懮解難。』20多年來,轄區的每一位困難群眾都牢牢記掛在魏光梅的心上。

  一年冬天,在老家遭遇火災後來大慶找出路的轄區劉姓居民全家來到鐵人社區。時值冬季,一家四口連床棉被都沒有,生活十分艱難。走訪中發現問題的魏光梅二話不說,回去將自家的3床棉被送給他們,又組織社區工作人員捐贈棉衣棉褲,解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他們家的兒子劉柏強離開原籍後中斷了學業,魏光梅就聯系大慶十中,將孩子送到附近的學校上學。

  由魏光梅牽頭的『幫貧助弱』小分隊成員挨個走訪轄區特殊人群199人,篩查出需要重點幫扶的獨居老人、孤兒、重度殘疾人等32戶,定期上門幫助解決困難。

  低保戶張某因智力缺陷被不法分子侵犯,而犯罪嫌疑人也家徒四壁,判刑後不能給予張某經濟補償。紅崗區檢察院想要為張某申請最高額的法律援助5萬元,需要監護人配合申請,可是張某親戚都遠在外地不便回來,魏光梅就帶領『幫貧助弱』小分隊成員多方聯系,順利地幫張某申請到了5萬元的最高額法律援助金。

  作為一名老社區支部書記,她一直在用實際行動關心弱勢群體。『扶弱助人,是我個人初心和使命的一部分,更是一個社區工作者初心與使命的集中體現。能為轄區老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我感到驕傲、自豪。』

  讓群眾的力量發揮到最大

  一個人的能力終究是有限的。為了更好地為群眾服務,在多年社區工作中,魏光梅時時刻刻注意帶動身邊人。

  『魏姐,要是沒有你,我真堅持不下來。』這是魏光梅多次聽到同事對她說的話。由於社區工作勞累、艱苦,有些同事會因為各種特殊情況產生放棄的想法。此時的魏光梅都深表理解,同時又站在更高更遠的角度幫大家分析利弊,更是以身作責堅守社區。在她的表率作用下,社區隊伍不但相對穩定,而且培養出了多名人纔,輸送到學校和其他社區。

  與此同時,為了不斷完善、改進、提昇鐵人社區黨支部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建強基層組織和黨員隊伍,立足社區實際情況,魏光梅牽頭組織成立了『鐵骨』老兵巡邏隊、『鐵娃』文明宣講隊、『鐵嘴』居民議事隊及志願服務隊。這四支隊伍旨在把鐵人社區黨支部打造成像磁鐵一樣,具有深深吸引力的戰斗堡壘,帶領全體黨員、群眾更好地乾事創業、為民服務。

  楊曉禹組織8名退役軍人黨員建立『鐵骨』老兵巡邏隊,每天早、晚及學生放學等重要時段對鐵路沿線、居民小區、校園周邊等區域進行安全維穩巡邏,楊曉禹還曾當街搶救心肺病人。

  『鐵娃』文明宣講隊,利用小手拉大手,以點帶面、以面帶全,宣傳黨的聲音、文明規范等。

  『鐵嘴』居民議事隊成立以來,先後收集社情民意100多條,通過及時反映,在八百?地區增設了紅崗區人民醫院鐵人院區,每天都有不同科室的專家坐診,解決了八百?地區居民看病難的問題。還多次與大慶燃氣公司等單位協商溝通,在鐵人社區1-5號樓樓前的原自行車房設立八百?天燃氣營業廳,並於2023年11月15日開始營業,讓八百?居民們走幾步就能交上天然氣,切身感受到『家門口』的便利……

  志願服務隊開展關愛鄰裡志願活動,為社區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殘疾人等群體送關懷、送溫暖。同時,開展創文明城入戶調查、宣傳活動,整治環境衛生等,解決居民生活難題。社區黨支部根據志願者的特點、特長,將志願服務隊成員分成『幫貧助弱』小分隊、『環境衛生』小分隊、『文化活動』小分隊,使各項服務更加專業化。

  『社區現有工作人員7人、網格員10名、在冊黨員39人、油田離退休黨員217人、志願者201人。一直以來,在基層黨建工作中,我們大力培育和發展社會公益團體,確保各類組織健康發展,增強黨支部在社區建設中的主導力量。』

  20多年的社區工作,魏光梅不僅獲得了社區群眾的高度認可,還先後榮獲黑龍江省十大傑出志願者、黑龍江省優秀社區工作者等光榮稱號。

  ◎記者手記

  是什麼力量讓魏光梅紮根社區23年?

  采訪中,魏光梅自己給出了答案:

  4歲時,魏光梅母親去世。病重期間,為給母親治病,父親帶著年幼的她四處尋求幫助,鄰居們東幫一下、西拉一把,在她幼小的心靈裡留下了深深的印跡。

  30歲時,魏光梅丈夫因白血病去世,留下她和年幼的孩子。此時雙方單位的捐款又為她雪中送炭。

  『每當我遭遇挫折、處於人生低谷的時候,都是八百?的父老鄉親伸出援助之手,幫助我渡過了難關。記得有一首歌中唱道:「從來女子做大事,九苦一份甜。」我不是什麼大女子,做不成什麼大事,但我深知:關系到社區居民的每一件小事,都是牽動黨和政府的大事。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魏光梅如此表白她的初心之源,感恩所在。

責任編輯:宋蔚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