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郊社區舊貌換新顏。

史丹(右)與居民聊家常。
南郊社區地處齊齊哈爾市龍沙區城郊,曾經是個落後社區。改變發生在最近幾年,社區增加了綠地、闢建了公園、完善了市政設施、引進了新業態……社區一天天繁榮起來,生活在南郊社區的居民臉上也露出了自信、幸福的笑容。
從『微心願』到『大志願』
在南郊社區,記者被一面心願牆所吸引、所感動。這面牆傳遞著百姓的期許、友愛與溫暖,承載著居民們對美好生活的熱愛與向往。
『我想要一臺電暖風』『我希望有人能陪我聊天』『我想瘦成一百斤』……
『那個想找人聊天的是一位70歲阿姨,她一個人有些孤獨。』南郊社區黨委副書記廉蘭君看到紙條後馬上與阿姨取得聯系,了解情況後,成為了第一個陪阿姨聊天的人。之後,在社區例會上,廉蘭君把這一情況向社區同事進行了報告,大家一致決定,由社區乾部輪流陪阿姨聊天。
廉蘭君說,每一個『微心願』都能講出一段故事,你需要去傾聽、了解,給予幫助和溫暖,『這樣你纔能走進居民的心裡,居民纔能理解你、信任你,工作自然就會得到大家的認可和支持』。
『我可以教你做飯』『我可以幫助別人修電腦』……
有人『亮單』、有人『跟單』、有人『接單』,越來越多的人到心願牆上回應『心願』,奉獻愛心,一股暖流在南郊社區湧動。
『我是廣場舞領隊,歡迎您加入』『我是愛心長跑協會的,歡迎加入』『我是私家車愛心服務隊,有需要請呼我』……
經過5年多的不斷探索、擴展和延伸,『微心願』成為南郊社區的一個精品服務品牌。居民在心願牆上找到了溫暖、奉獻了愛心、體現了價值,『微心願』逐步由達成個人的小心願向提供大志願服務方向拓展。
從『小切口』到『大平臺』
南郊社區『微心願』解決群眾困難,拉近了鄰裡距離,融洽了乾群關系。
2020年開始,南郊社區將『微心願』范圍擴展到社區資源、服務、治理等多個領域,推出了包括100個『圓夢微心願』認領等系列活動。
社區通過多種渠道宣傳100個『圓夢微心願』認領活動,開通了『我為群眾辦實事』微信群,收到留言信息70餘條。組織樓棟長、網格員、義工志願者入戶征集填寫『微心願』登記表400餘份。
社區將收集的『微心願』按類別劃分為醫療物資、求職、公益、社區服務、物品捐贈及『家門口』環境治理6大類,建立『微心願』臺賬多渠道進行公示。快遞小哥希望能在小區裡安裝集中充電設施,糖廠小區居民希望更換燃氣安全閥和連接軟管,長青小區居民李大娘要求在街路安裝減速帶……舊樓改造、庭院美化、健康體檢等一批群眾急難愁盼事項被列入其中。
針對居民反映強烈的居住環境問題,社區聯合物業公司、業委會、環衛站等召開物業環境議事會,一條一條認領,一件一件解決。
『按照一對一、多對一、一對多等形式自願認領「微心願」,整個社區都發動起來了。』廉蘭君說,社區將居民『微心願』整理成冊,組織大家加入到『微心願』認領活動中。
借助『微心願』平臺,社區幫助群眾辦好事、辦實事、解難題,總結出了『黨建+志願服務』『黨建+資源統籌』『黨建+糾紛調解』。截至目前,通過『黨建+』項目的開展,組建吸納『七彩』志願服務隊16支、志願者400餘人。陸續開展了『愛心有獎隨手拍』『圓夢微心願』『愛心樂助站』等活動。
在南郊社區,居民們實現了『急事不出家門、緩事不出樓院、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
從『小巡視』到『大治理』
南郊社區地處城鄉接合部,社區面積3.5平方公裡,由長青小區和糖廠小區組成,是齊齊哈爾市眾多社區中情況較為復雜,工作難度較大的社區。
8名年輕社區乾部,服務著全社區3829戶,6608口人。
『南郊社區情況比較特殊,社區有殘疾人60人,獨居老人289人,回遷戶和老廠退休人員較多,長青小區B區940戶都是廉租房,居民流動性較大。』南郊社區黨委書記史丹總結社區有『四多』:老年人口多、困難群眾多、弱勢人群多、下崗失業人員多。
針對獨居老年人和弱勢人群多的情況,南郊社區組織成立『巡視組』,開展『窗簾行動』。所謂『窗簾行動』就是每天早起晚睡時段觀察老人家窗簾是打開還是閉合。
由社區乾部、志願者、小區居民組成的『巡視組』,每天組織『晨巡』和『夜巡』。『晚上8點,看老人家窗簾是否閉合,早上8點看老人家窗簾是否開啟,以此判斷老人起居是否正常。』
史丹說:『時間久了,老人們對「窗簾行動」產生了依賴,有的老人睡前就站在窗前看到「夜巡」纔揮揮手拉上窗簾。』
『社區工作瑣碎而復雜,在點點滴滴上體現服務和治理能力和水平。』史丹的體會是『微心願』推動並擴展了志願服務向縱深發展。『借助「微心願」平臺調動廣大居民參與志願服務,依托志願服務實現社會資源共享,以資源共享實現了社區共建共治。』
南郊社區還以志願服務積分量化的形式激勵更多的人參與『微心願』活動,在服務他人、奉獻社會的同時,以『積分』獲得肯定。史丹舉例說,糖廠社區張大爺家門鎖壞了,他用參與志願服務所得積分換得修鎖師傅上門服務,修鎖師傅用修鎖獲得積分,換得了一桶豆油。
下崗失業人員多,再就業門檻高,實現再就業門路少,是南郊社區居民老大難問題。對此,社區一方面摸排附近企事業單位用工需求,一方面對下崗失業人員基本情況做了全面梳理登記,將人員年齡、簡歷、特長分類形成再就業檔案,向用人單位推薦,成功為21位社區居民找到司機、保潔、保安等相關工作崗位。
2023年末,電商產業基地落戶南郊社區。社區主動聯系電商產業園相關企業,通過電商直播帶貨培訓形式增加居民就業、創業機會。
目前,社區與電商企業聯手累計培訓電商直播帶貨人員100餘人,其中,20人被電商企業聘用,21人自主創業,已經有3名主播在當地小有名氣。
如今的南郊社區,在社區黨委帶領下,社區居民、志願隊伍、共建單位共同努力,修整街路、庭院美化、完善改造市政設施,利用征遷留下的空地,闢建了一萬多平方米的綠地公園,成為居民休閑健身的好去處。
電商企業的入駐,帶來了一大批年輕人,給社區帶來了活力,年輕人喜歡的新商業業態也紛紛落戶南郊社區。環境變美了,生活便利了,人口增多了,房價也隨之增值了。
曾經,南郊社區由於地處遠郊,不被人看好。如今,人們則以另一種視角重新審視南郊——遠離鬧市、環境優美、空氣清新、生活便利,是生態宜居首選之地,吸引不少老年人到此紮堆養老,眾多的年輕人選擇在這裡安家置業。
『我們的社區生活水平雖然不高,但幸福指數絕對高,相信南郊會越來越好!』采訪時,南郊社區的居民對南郊的未來充滿了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