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3月6日電 (記者高威)在全國政協十屆三次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黑龍江省委副主委趙迺岩提出應改革現行紀檢監察機制,加大反腐力度。
趙迺岩說,黨的十一屆四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就反腐敗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其中不乏許多創新。自1987年制訂頒發《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關於對黨員乾部加強黨內紀律監督的若乾規定》,到2003年制訂頒發《黨政乾部選拔任用監督檢查辦法》,這期間先後出臺了15個黨內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的實施,對遏制黨內腐敗現象的滋生和蔓延,淨化社會風氣,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他說,不可否認的是,我國的反腐倡廉任務仍很艱巨,目前腐敗案件普遍表現出三個特征:一是涉案金額越來越大;二是涉案人中職務高的,尤其是『一把手』越來越多;三是犯罪行為隱蔽時間越來越長。究其原因,除乾部本人主觀思想方面的原因外,現行黨內紀檢監察機構設置不科學,監督力度不夠、效果不佳是一個重要原因。
他認為,紀檢監察機制在反腐敗體系中處於主要位置,是實施有效教育和強化監督的重要保證,必須以改革精神對現行紀檢監察機制進行改革,以適應深入開展反腐敗斗爭的需要。他提出,現行紀檢監察機制最大的弊病,就是不利於實施有效的監督,不利於案件查處。由於各級黨委和政府紀檢監察部門的『一把手』都是同級黨委任命的,受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按『在同級黨委領導下向上級負責』的工作原則,很難盡到有效監督之責,『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據調查了解,紀檢乾部的最大苦衷就是實施監督難,處理案件更難。說情風難頂,案件難查,結論難下是普遍現象。導致對許多有問題的乾部失察、失控。
為此,趙迺岩委員建議,對現行紀檢監察條例進行必要的修改。賦予各級紀檢監察部門有相對獨立的權威,以便實施更有效的監督。特別要加強對各級黨政『一把手』的監督力度。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紀檢監察部門的『一把手』實行委派制,即由上一級黨委任命,並實行崗位輪流制度,3—5年輪換一次。調配使用權歸上一級黨委。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同地方各級黨委紀檢部門『一把手』之間,建立『直通車』制度,便於中央及時把握全局性的情況動態。中央和地方各級黨校開設紀檢監察乾部專修班,或成立紀檢監察乾部學校,為各級黨委監察部門培養優秀的專職乾部,儲備優秀的後備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