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北網3月7日電(記者高威) 劉永坦,中國雷達與信號處理技術專家,兩院院士,也是每年『兩會』時記者們關注的焦點人物,兩次約訪後,記者們纔在分組討論的間隙請出了他。劉永坦委員坦言因自己太忙,還未將提案全部寫完,只是向記者們口頭介紹了他今年准備重點反映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問題。
他說,我國這些年改革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但同時也付出了一些代價,即對資源和環境的破壞過大。我國GDP每增長一個百分點,所消耗的煤、電等資源要比美國多4倍,比日本多十幾倍,對水資源的消耗更大。建築、汽車制造等支柱產業都是高消耗產業。如此大的能源消耗量導致了大量的廢水、廢氣排放,我國已成為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國家。
『借鑒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先例,我們不能再走發展後纔開始治理的路子了。』劉永坦說。他還提出,過度的消耗導致一些重要能源需要從國外進口,這將影響到國家安全問題。
針對這一問題,他提出應從三個方面來解決:一是提高全民素質教育,增強危機意識,必須使人民群眾認識到我國雖然地大物博,但也人口眾多,因此必須成為一個『節約大國』,讓大家養成節約從小處入手的習慣;二是嚴格執行相關法律法規,對違規排放、嚴重污染環境的企業處以重罰;三是應加緊研究新的替代型能源。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