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9日電 (記者 杜麗華)『看到75歲的徐洪海老人還住在這樣破舊的房屋中,心裡很難受。感到自己的工作還不到位。今年一定要為他們老倆口翻新住房。』這是伊春市帶嶺區一位黨員乾部在日記中寫到的一段話。
原來,這個區從黨政主要負責人到普通機關乾部,每人手中都有這樣一本日記,人們叫它『民情日記』。帶嶺區在開展先進性教育活動中,要求科級以上黨員乾部要每周記錄一篇民情日記。上面記錄著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和急需解決的困難,工作建議和處理結果。
他們還定期召開民情分析會,根據日記中反映出的社情民意,進行分類研究制定有關解決方案。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帶嶺區28名處級黨員領導乾部、110名科級乾部寫下了民情日記200多篇,共收集民情民意200多條,為人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80多件。
在第一階段民情梳理中,反映最多的是貧困職工的生活問題。帶嶺區在全面分析了目前貧困職工群眾的現狀後,研究制定了黨員牽手扶貧解困方案,全區28名處級黨員領導乾部和5名處級後備乾部及相關單位、部門與33戶貧困戶結成了幫扶對子。這期間為貧困職工群眾送去慰問錢物一萬多元,幫助解決住房、吃水、就學等實際問題20多件。
『民情日記像一條紐帶把這個區黨員乾部和人民群眾緊緊連在了一起,』帶嶺區委書記付俊卿說,『為官者有本民情日記,不僅有利於進一步密切黨群、乾群血肉聯系,更加有利於把人民公僕形象具體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通過一件件實事而顯得更加具體。』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