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這片蘆葦坡 即將北歸的丹頂鶴今年還會回來嗎?
2005-03-25 07:43:21 來源:東北網-生活報  作者:何興麗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25日電 走過這片蘆葦坡,你可曾聽說,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為何片片白雲,悄悄落淚?為何陣陣風兒,輕聲訴說?還有一群丹頂鶴,丹頂鶴,輕輕地飛過……這首歌是講述紮龍女孩徐秀娟為拯救一只受傷落水的丹頂鶴,不幸溺水身亡的故事。如今,她哪會知道昔日的丹頂鶴故鄉——紮龍濕地正在被大火肆虐,最早飛回的兩只丹頂鶴已經受驚飛走了。其餘即將北歸的丹頂鶴:今年還會回來嗎?

    漫天大火驚走歸鶴

  21日上午,杜爾伯特縣煙筒屯鎮當奈濕地境內正是火光衝天的時候,800多名救火村民在漫天大火中看到,兩只剛剛從南方飛回的丹頂鶴無助地在空中盤旋哀鳴,俯首凝望滾滾濃煙之下的焦土,直到火光與黑煙似乎要將它們吞噬,兩只大鶴纔拍著翅膀哀叫著飛離了它們魂牽夢繞的昔日故土……

  煙筒屯鎮鄭鎮長很傷心:『丹頂鶴飛走了,就不會回來了。21日那天,兩只大鶴剛剛飛落濕地,早上,我還看見它們在蘆葦蕩裡嬉戲,可大火很快隨風勢從當奈村燒過來,硬是將丹頂鶴驚走了……』

  鄭鎮長介紹」,紮龍是丹頂鶴的故鄉。紮龍濕地是鶴類的重要棲息地,杜爾伯特縣境內的當奈濕地是紮龍濕地的核心,每年3月到5月之間正是南飛鶴類北歸的時節。

    濕地乾渴—仙鶴斷糧

  10年前的杜爾伯特縣煙筒屯鎮當奈濕地,每逢春夏之交,蘆葦、永草一片碧綠,各種飛禽候鳥棲息此地,最為珍奇名貴的丹頂鶴,也在此落戶,村民那時可以在煙筒屯鎮看到夕陽中的丹頂鶴信步輕舞,聽見輕風中自鶴的引頸鳴唱。

  煙筒屯鎮鄭鎮長對記者表示,今年丹頂鶴可能不會回來了,濕地本來就在變乾,如今焦黑的沼澤地裡又燒沒了魚蝦、殼類動物,沒了吃的,它就不會回來。去年曾飛回的幾十只丹頂鶴就一直居食堪懮,有的甚至跑進村民的苞米地裡找吃的,更有一些鶴類回來後又遠走他鄉,另擇佳地休養生息。要想保證回遷的鶴群不『斷糧』,除非國家撥專款購買玉米、小麥、魚蝦和鶴類喜食的其他食品,投放在鶴群經常出沒的水草地區。

  記者幾日裡在煙筒屯鎮采訪時看到,車輛已經可以在原來水深齊腰的濕地核心區馳騁,許多地方都能看到乾裂的地縫。據當地村民介紹,當奈濕地過火較輕的葦地今年可能恢復,中度過火的地方葦根過火尚未燒死,需兩到三年能夠恢復,著火特別重的地方葦根全部燒死,這些地方將變成不毛之地,無法再給丹頂鶴等珍稀水禽提供築巢之草和隱蔽之所。

    丹頂鶴將被火『逼』向何方

  居住於紮龍濕地的村民都知道,丹頂鶴直棲息於蘆葦及其他荒草的沼澤地帶。食水生植物的嫩芽、種子、水生昆蟲、軟體動物和魚類等。4月中、下旬開始營巢產卵,築巢於周圍環水的淺灘上的枯草叢中,每窩產卵2枚,雌雄鳥輪流孵卵,孵化期20——33天。待幼鳥學會飛行,人秋後,丹頂鶴從東北繁殖地遷飛南方越冬。我國在丹頂鶴等鶴類的繁殖區和越冬區建立了紮龍、向海、鹽城等一批目然保護區。在江蘇省鹽城自然保護區,越冬的丹頂鶴最多一年達600多只,成為世界上現知數量最多的丹頂鶴越冬棲息地。

  煙筒屯鎮一位七旬老者張懷德告訴記者,2001年的那場燒了60餘天的大火過後,丹頂鶴違背了自然習性,提前遷徒。燒出了蘆葦蕩的丹頂鶴大部分到江蘇鹽城過冬,一部分飛到日本過冬。本來,紮龍自然保護區的環境一年四季都適合丹頂鶴的需求,很多丹頂」鶴都是長期留駐的。但現在,因為濕地的持續乾渴,丹頂鶴覓食發生困難,加上大火的『逼迫』,丹頂鶴可能會飛到遼寧盤錦雙臺自然保護區。

責任編輯: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