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圖文】哈爾濱擬恢復百年聖伊維爾教堂並將闢建廣場
2005-03-25 12:20:3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徐平攝 金鑫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百年前壁畫至今依然清晰
聖伊維爾教堂原貌(資料片)
棚戶區包圍的聖伊維爾教堂

  東北網3月25日電 位於哈爾濱市道裡區工廠胡同5號的聖伊維爾教堂,作為典型的俄羅斯拉夫(波)式球形尖塔教堂,已經淹沒在民宅棚戶區中數十個年頭。為發掘我市建築文化遺存,本著『修舊如舊』的規劃原則,我市有關部門近日已開始著手制定整治計劃,闢建聖伊維爾教堂廣場,力求使老建築恢復原貌,給城市增添新景觀。

  6個『洋蔥頭』『文革』期間被『拔』

  記者在道裡區霽虹街工廠胡同看到,盡管被一群破爛的棚廈包圍,聖伊維爾教堂這處老建築仍能在第一時間抓住人們的目光。雖牆體大部分剝落,但牆上的馬賽克壁畫仍能看出設計者要傳達的意義。據周圍居民介紹,該建築在『文革』期間遭到嚴重破壞,主體建築上6個『洋蔥頭』式的圓頂被拆除,附屬建築除孤兒院外均不存在。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聖伊維爾教堂因年久失修,內部和外牆已破損嚴重。據市環境綜合整治辦有關人士介紹,教堂亟待保護,目前與教堂最近的一處建築不到兩米距離。由於人們沒有認識到該建築的價值,人為的損毀還在不斷發生。

  馬賽克鑲嵌畫歷經百年仍清晰

  據專家介紹,該教堂建築呈希臘十字式格局,簡潔、鮮明,具有突出的俄羅斯拜佔庭風格,6個『洋蔥頭』昂揚挺拔,鐵護檐為新藝術運動風格,檐下半圓形連券、門窗、拱券均為羅馬風格。尤為獨特的是鍾樓上方,洋蔥頭基座的修飾與半圓形羅馬風格拱券重疊相連,美觀而又別具魅力。現存的附屬建築孤兒院,造型精美,細部豐富,建築入口處的馬賽克鑲嵌畫色彩鮮明如昔。專家認為,這幅尚屬完整的馬賽克鑲嵌畫在經歷近百年後仍如此清晰實屬罕見。

  年內完成內部清理和外部裝修

  市環境綜合整治辦負責人認為,聖伊維爾教堂作為一個歷史見證,記錄著日俄戰爭史實,成為歷史的一個清晰『斷代層』,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和建築藝術價值。整修該教堂,闢建教堂廣場,既保護了老建築,增加新旅游點,又為周邊居民提供了休閑活動場地,還可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目前,市整治辦已會同市規劃局和道裡區政府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著手調查收集相關資料,編制修復改造規劃設計方案,摸底調查並測算房屋棚廈拆遷情況,計劃分期實施改造。

  對於聖伊維爾教堂整治工程,有關部門正在進行前期規劃設計、資金測算。今年年底將完成被佔教堂內部清理、修繕和外部『修舊如舊』工程。周邊環境整體改造工程將根據即將設計出爐的不同規劃方案分期進行,並有可能結合火車站北出口廣場建設同步進行。有關工程負責人稱,目前拆遷的具體面積尚未核定,前期工程正在加緊進行。

  聖伊維爾教堂的歷史

  聖伊維爾教堂,位於道裡區軍官街(今工廠胡同)。建於1908年,是由駐哈爾濱的俄國外阿穆爾軍區司令官契恰科夫中將及官兵捐資修建的一座軍用教堂。

  教堂內聖所按德尼索夫技師的圖案,由守備隊中雕刻師施工,聖像在俄國切爾尼哥夫市制成。其他聖像在守備隊副隊長米哈依勞夫大尉及畫家吉敏指導下,由40名士兵畫制;維也爾斯卡亞聖母像由主教烏拉得依米爾奉獻;中央祭壇大聖像為畫家尼西裡也夫畫的基督復活圖。第二個祭壇牆壁掛著聖塞拉夫衣圖及聖尼古拉畫像。

  1927年,在主教季米特裡和基輔音樂學院自由藝術家芭拉諾娃波波娃的倡導下,在聖伊維爾教堂創辦了哈爾濱音樂訓練班,開設了鋼琴、小提琴和聲樂班,培養了一大批音樂人材。

  該教堂面積為555.8平方米,教堂呈希臘十字式格局,俄羅斯建築風格,外觀巍峨挺拔。正面上方有大型鼓座,鼓座上有一大四小五個蔥頭頂,四個小蔥頭頂以大的為中心,分布在十字形端點。主入口對面是聖壇,主入口上方有鍾樓,伸出屋面,有一方臺,方臺上仍有鼓座,二層花瓣裝飾,鼓座上又有一個蔥頭。教堂上的蔥頭式大小穹窿主次分明,錯落有致,優美和諧。教堂內部寬敞明亮,設主次三個祭壇。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