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8日電 清明節是我國人民緬懷逝者、悼念故人的傳統節日。26、27雙休日,哈爾濱市的7個墓區、殯儀館迎來清明節前的第一個祭掃高峰,共有23萬市民在各墓區寄托哀思。據不完全統計,兩天中市民祭掃所燒掉的祭品至少在200萬元。
跑線面包車線路『縮水』
清明祭掃的人多,途經墓區的跑線面包車生意也異常火爆。自哈東站發車至一磚廠終點,途經哈市向陽山殯儀館的332路車來往穿梭,客源不止。個別面包車竟然投機取巧,把向陽山殯儀館當終點站,不再往前開。
27日9時許,記者從道外區太平二商店登上一輛332面包車,23個座位的面包車上『塞』了近40名乘客,面包車急速行進中陣陣剎車將站著的乘客晃得東倒西歪。據該車的售票員介紹,馬上到清明了,祭掃的人多,趁機會能多拉點錢就只能倒短,這個雙休日比平時至少要多拉200多元。
采訪中記者發現,有的跑線面包車竟直接開到殯儀館或墓地大門前喊客,使原本就車輛擁擠的掃墓區變得更為混亂。
樹枝成了燒火棍
每年的清明節,各墓區附近的小攤販都要借兜售祭品之機發筆小財。今年也不例外,一些攤販又別出心裁地賣起了用小樹杈做的『撥火棍』。
27日,在向陽山殯儀館門外,記者看到10來個賣『撥火棍』的攤販正在高聲叫賣,拇指粗的5角,再粗些的就1元一根。這些木棍清一色都是一米多長的樹枝,一端露著白茬,有的樹枝上已泛出綠色。記者問一名攤販,樹杈是哪來的?是附近撅的麼?攤販說,誰敢在附近撅呀!那麼多稽查看著,這是在自家附近的樹上撅的,一棵樹也不差幾根樹枝。要買快買,一會就該有人抓了。
同時,記者還發現只要有車過來,這些攤販就舉著樹杈一擁而上推銷。
鮮花祭掃情義濃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擯棄燒紙舊俗,改為用鮮花祭奠的新風尚。在幾家墓區,記者看到,很多祭掃的市民都手捧鮮花,將對故人的哀思寄托在這一束束黃白相間的菊花、康乃馨之中。
據省乾坤園墓地工作人員介紹,現在人們文明祭掃的觀念越來越強。墓地每天都用卡車直接從機場將空運來哈的鮮花送到,僅這兩天售出的鮮花就有3萬多枝。
萬人兩天燒掉200萬
26日、27日兩天,哈市的幾處殯儀館都在園內設置了焚燒區,消防戰士和水車隨時待命准備應對突發事件,焚燒區內熱浪滾滾、紙灰飛揚,祭掃市民三五成群地焚燒著祭品。據初步統計,兩天內,哈市祭掃人群23萬人,燒掉的祭品至少200萬元。
據哈市殯葬事務管理所的人士介紹,每年清明節期間,平均每個家庭都要燒掉50元左右的祭品,還有的更是借機大肆操辦。這樣算來,每個家庭按5人計算,平均每人祭掃時所花的費用大致就在10元左右。如此一來,23萬人就至少要燒掉200萬元的祭品。
目前,哈市殯葬部門正在加強倡導文明祭掃,鼓勵家庭庭院式祭掃的良好風氣,同時也希望市民能積極配合。據殯葬事務管理所工作人員說,預計4月2日、3日和4日將是今年清明節人群的最高峰,屆時將有百餘萬市民參加祭掃。□叢明申